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久咳總在秋冬季?】中醫講解咳嗽的2種病因+止咳2招

【久咳總在秋冬季?】中醫講解咳嗽的2種病因+止咳2招

譚莉英
美女中醫

  每年進入秋冬季節,隨著強冷空氣登場,天氣變得乾燥,加上早晚溫差大,身邊的咳嗽聲就綿綿不斷,尤其是霧霾天氣,咳嗽的頻率就更加嚴重。有人乾咳,有人咳嗽帶痰,甚至有些人反復咳嗽常年不愈。很多人咳嗽之後第一反應是去吃止咳藥,但也不見其效果,反而咳嗽愈發厲害。

 

 

  Carmen問:「譚博士你好,大約在兩年前,我當時患了肺炎出現發燒,後來到醫院治療後燒退了,但咳嗽就一直斷斷續續沒有好。每年一到天冷,咳嗽就會發作,咳白痰帶泡沫,但並不是因為感冒,就是感覺喉嚨乾癢,實在忍不住,不咳出來就十分難受。最近降溫,咳嗽症狀更加厲害,經常和同事朋友交談的時候,就會突然發作不止,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工作質量。」

 

  經詳細診斷後,我答:「中醫理論認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意思是肺臟受邪以及臟腑功能失調均能導致咳嗽的發生,因此咳嗽一症非常常見。引發咳嗽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為外感和內傷:

 

外感病因

 

  由於氣候突變或日常不夠注意,令外感六邪(風、寒、暑、濕、燥、火)從口鼻或皮毛侵入人體,肺氣被束,肺臟肅降功能失調。由於四時氣候不同,因而人體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區別。風為六邪之首,其他外邪多隨風邪侵襲人體,尤其以風邪挾寒者居多,因此秋冬季常為咳嗽高發期。

 

內傷病因

 

  飲食不當,嗜煙好酒,導致身體內生火熱,熏灼肺胃,煉液為痰;或過食生冷,肥膩食物,損傷脾胃,致痰濁內生,阻塞氣道,致肺氣上逆而作咳。情志刺激,肝氣不疏,氣鬱化火,氣火循經上逆犯肺,致肺失肅降而作咳。肺臟自病者,常由肺系疾病日久,遷延不愈,耗氣傷陰,肺不能主氣,肅降能力不足而肺氣上逆作咳;或肺氣虛不能布津而成痰,肺陰虛而虛火灼津為痰,痰濁阻滯,肺氣不降而上逆作咳。」

 

  Carmen問:「沒想到一個咳嗽的原來病因是如此複雜,那請問我是屬於哪種情況,中醫方法可以如何處理?」

 

  我答:「你是屬於風寒咳嗽,主要和你之前肺炎病後,肺氣耗傷,沒好好調理,令肺臟容易感受風寒之邪,因此一到秋冬季,便咳嗽發作。常見症狀為咳聲重濁,氣急,喉癢,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楚,惡寒發熱,無汗等表證。咳嗽是人體祛邪外達的一種病理表現,治療上決不能單純見咳止咳,必須按照不同的病因分別處理,方法如下:

 

針灸

 

  針刺:肺俞、天突、尺澤、合穀、孔最、列缺和曲池等穴,佐以艾灸,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可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走罐療法

 

  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塗上一層潤膚油為介質,再以閃火法將罐抽真空並吸拔附於所選部位的穴位或經絡的皮膚上,然後在局部位置往返推動、至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至出現瘀血點時,將罐抽離,便可達到疏風解表、調節人體經絡和臟腑的氣血運行,將風、寒、濕邪帶走,能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3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