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腸胃不適乃家常便飯?】 用核桃、山藥、蓮子煲粥  健脾養胃

【腸胃不適乃家常便飯?】 用核桃、山藥、蓮子煲粥 健脾養胃

譚莉英
美女中醫

  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愈來愈多的上班一族出現腸胃不適問題。腸胃問題困擾著很多人,反反復復,就是得不到根治。而且一旦腸胃出現問題,那麼消化吸收也會受到影響,中醫理論指出,脾胃乃後天之本,它的健康對於人體來說相當重要。

 

  簡女士,42歲,是一名時裝設計師,將時裝設計視若生命重要的一部分,常常主動給自己加班,回到家甚至廢寢忘餐,經常出現腸胃不適。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醒悟過來原來腸胃不適一直是她工作效率的絆腳石,這才引起她的高度重視,決心要改變這一現狀,於是她來到我診所求診。

 

  簡女士問:「譚博士你好,我最近的腸胃一直不舒服,平時忙於工作,常常不能做到定時定量進餐,造成腸道過於饑餓或過於飽滿狀態,長期如此使我感到胃腸負擔過重,出現腸胃不適等問題,其中消化不良、胃痛簡直是我的家常便飯,通過吃藥會稍有好轉,但得不到根治,想想一直以來因為腸胃不適問題耽誤了我多少時間和金錢。今次,我下定決心要根治這個困擾問題。我想請教從中醫角度如何理解腸胃不適問題?」

 

  我答:「中醫理論認為腸胃不適屬於脾胃病的範疇,是由於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脾胃失去和降而引起的一系列如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脘痛,嘔吐,噯氣等症狀的病症。在人體中,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二者相互協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稱脾和胃為「後天之本」。胃主「受納」腐熟水穀。「受納」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納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經胃初步消化後的食物分為「清」、「濁」兩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運化送至全身各處。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說。其濁者,由胃下行至小腸,再行進一步消化。當胃出現問題時,容易出現脹痛,嘔吐,噯氣,呃逆等症狀。脾主運化,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運輸與消化。當脾出現問題時,造成胃部消化後的營養物質不能運輸到身體各部,同時也不能反補營養給胃,進而引起腸胃不適。」

 

  簡女士問:「引起腸胃不適的原因有哪些?我要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做起才行。」

 

  我答:「中醫理論認為,引起腸胃不適的原因有:

 

1.飲食無節,胃氣失和

 

  飲食無定時或暴飲暴食,損傷脾胃,飲食停滯,致使胃氣失和;或五味過極,辛辣無度,或恣食肥膩濃味,或嗜酒,蘊濕生熱,阻滯氣機,都會引起胃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胃痛。

 

2.勞思過度,肝脾失調

 

  中醫認為「思傷脾」,如果思慮過多,導致脾不健運,胃失和降;而憂思惱怒,或工作過度緊張、食無定時,都會引起肝脾失調,肝失疏泄,肝鬱氣滯,橫逆犯胃,進而影響消化吸收,引起腸胃不適。

 

 3. 外感寒濕,積滯不化

 

  春季,空氣濕潤度上升,雨水頻繁,體內濕氣過重。而清明前後,往往是一年中最潮濕的時候。這時寒濕容易從外入侵,內傷脾胃功能,水液和食物停滯無法及時消化,傷損胃體,引起腸胃不適。

 

  而你的情況屬於飲食習慣引起的腸胃不適。」

 

  簡女士問:「原來如此,以前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腸胃不適會引起那麼大的問題,那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調理好我的腸胃呢?平時可以做哪些保養?」

 

  我答:「清代學者俞正燮在《癸巳類稿·持素畢》指出「宗氣營衛,有生之常,針灸之外,湯藥至齊。」由此可見,中醫治療腸胃不適的常用方法包括針灸法和食療法。

 

針灸

 

  針刺:足三里、胃俞、內關、關元、百會和中脘等穴,佐以艾灸,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可起到健胃消食、益氣補虛的功效。

 

食療法:健脾養胃粥(1人份量)

 

材料:核桃15克,鮮山藥100克,蓮子10克,大米、海鹽適量。

做法:先將山藥去皮切丁,核桃、蓮子、大米洗淨備用;然後一同置於鍋中加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適量海鹽,調勻即可食用。

服法:每日1次,連服2日,以觀其效。

功效:補脾養胃,滋陰潤肺。

禁忌:腹瀉者,痰多咳嗽者忌服。大病、久病、老人、孕婦和小孩服用前應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

 

小TIPS:

 

  中醫認為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補養氣血、調和脾胃,腸胃不適的朋友可以適當吃點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藥、紅薯等,有條件的可以每天喝一杯丁香茶或大麥茶。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3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