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補腎養胃】猴頭菇螺頭紅蘿蔔栗子瘦肉湯

【補腎養胃】猴頭菇螺頭紅蘿蔔栗子瘦肉湯

陳沛思
食療新意思

  「天氣又開始翳焗了。」Danielle說。

 

  「三伏天正是打風的季節。」我說。

 

  「甚麼是三伏天?」Danielle問。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因為夏至過後,日照減,陽氣開始往下收降,三伏的『伏』,即潛伏,這時是陽氣慢慢退伏了。」我說。

 

  「三伏天灸又是甚麼?」Danielle問。

 

  「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是全年中最熱,陽氣最盛的階段。這時人體腠理相對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承此天地之勢,在穴位上貼上三伏天灸藥泥,能溫煦陽氣,驅散體內伏寒、濕等邪氣,扶正祛邪,從而防病治病。特別適合虛寒體質的人士如哮喘、鼻敏感、經痛、消化不良、胃痛、容易感冒的患者。」我解釋。

 

  「如果熱底或燥底人士也能做三伏天灸嗎?」Danielle問。

 

  「首先醫典裡並沒有熱底或燥底這兩個詞語。體質偏熱和證型燥證倒有,而且很多時都是虛熱夾雜,虛熱尤多,如果有疑問,應問問註冊中醫師。」我說。

 

 「飲食方面如何配合?」Danielle問。

 

  「三伏天時天氣很熱,陽氣在外,體內相對是寒,所以飲食小心,不宜喝冷飲,吃生冷食物,這樣會增添體內寒氣,到了冬天容易病。既然陽氣開始潛伏,可以稍為補腎。現在是風季,常常下雨,脾胃負責協調和運化水濕,所以飲食方面切忌傷脾胃。這時可以煲猴頭菇螺頭紅蘿蔔粟子瘦肉湯。猴頭菇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益腎精之功效。紅蘿蔔性平,味甘、辛,入肺、脾經;具有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之功效。猴頭菇和紅蘿蔔能健脾祛濕。補腎有螺頭和栗子。響螺性微寒、味甘、鹹,有滋陰明目、利尿、生津的作用。栗子則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能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配合瘦肉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我說。

 

  「好吧,貼了天灸藥泥,再飲這款湯水。」Danielle笑說。

 

  「天灸療法又稱『發泡療法』,在貼敷藥物後局部皮膚或會出現發熱、癢痛、起泡或色素沉著等情況,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處理好水泡如外塗燙火膏,一般沒大問題。不過我們要在療效和皮膚耐受取平衡,第一次貼藥切勿太久,以了解皮膚反應,如果貼藥出現水泡等狀況,就不要吃海鮮、鴨、鵝等發。」我提醒。

 

 

猴頭菇螺頭紅蘿蔔栗子瘦肉湯

 

材料(4人份量)︰

 

  猴頭菇1至2個、乾螺頭5個、紅蘿蔔1條、栗子8粒、生薑2片、蜜棗2粒、瘦肉半斤

 

 

製作方法︰

 

  1. 瘦肉洗淨汆水。

  2. 猴頭菇及乾螺頭浸洗30分鐘。

  3. 紅蘿蔔洗淨去皮切塊。

  4. 所有材料加水,大火煲滾後改細火再煲3小時。

  5. 最後可加少許天然鹽。

 

2018年三伏天:

 

  初伏︰2018年7月17日

  中伏︰2018年7月27日

  末伏︰2018年8月16日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2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