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煲劇後遺症】想徹底踢走黑眼圈?不妨試試中醫妙方

【煲劇後遺症】想徹底踢走黑眼圈?不妨試試中醫妙方

譚莉英
美女中醫

  今期熱話當屬2018的宮廷大劇《延禧攻略》,當中魏瓔珞有仇必報,看得無數觀眾拍手叫好;傅恆的深情,又引得大家淚眼汪汪;富察氏的柔情似水,輝發那拉氏的心機深沉更是令大家對這部劇不能自拔。

 

  在大家追劇的同時,也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許多人都過來尋問:譚醫生,我追劇追成「黑眼圈熊貓眼」,為甚麼?應該如何令其消失?

 

  首先黑眼圈/熊貓眼,我們中醫名稱是目胞黑,又叫「瞼黶」,是指眼無其他病,僅兩目周圍胞瞼暗黑的病症,中醫學關於目胞黑的論述也散見於歷代著作中,我將其分為三個大方面討論如下:

 

  (1)黑眼圈與瘀血體質相關,正如《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冶》中提及:「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就有提及黑眼圈與瘀血有關;其實都市人許多都是瘀血體質,瘀血體質主要徵狀是行血遲緩不暢,多半是因為情緒意志長期抑鬱,以及臟腑功能失調所造成,以身體較虛弱的人為主。常見有頭髮易脫落、膚色暗沉、唇色暗紫、舌有紫色或瘀斑、眼眶暗黑等症狀。

 

  那麼應該如何治療?首推疏肝理氣,因為「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停則血瘀,氣滯則血瘀」中醫認為,肝氣經常淤滯,容易產生瘀滯體質,要想改善瘀血體質就應該注意疏肝理氣。我們可以常常自我鍛練,如瑜珈、太極等等,另外我們也可以採用針灸治療,針灸可令經絡氣血更快捷的暢通,以達疏肝理氣之效。

 

  (2)黑眼圈與脾相關,中醫認為兩眼的上下眼胞屬脾,稱為「肉輪」。清朝就有名著《四診秘錄》中有說道「眼胞屬脾,若灰黑如煤炭……津血互換之疾」,也就是說其與脾關係密切。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脾的功能虛衰而有黑眼圈。

 

  話說回頭如何令其消失為最大前提,應以健脾益氣為治療大法。當然中藥治療加上針灸的效果極佳,另外脾主運化,那麼日常飲食應十分注意。

 

  其中宜食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薏米、藕、栗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

 

  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

 

  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蔔、香菜等。當然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哪個治療更為適宜、如何服用等問題應向註冊中醫師請教。

 

  (3)黑眼圈與痰相關,明代醫家李中梓也確提出過「目胞黑者,痰也。」什麼人多痰?人們或許只聽過肥人多痰濕,其實痰與陽虛體質關係密切,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時易出現體內陽氣不足、陽虛生里寒的表現,常表現為面色蒼白,氣息微弱,體倦嗜臥,畏寒肢冷,全身無力或有肢體浮腫,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苔淡白,脈沉微無力,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寒邪外侵或過食寒涼之品、憂思過極、房事不節制、久病之後而有黑眼圈。

 

  那麼應該如何治療?應以益氣溫陽散寒為治則,還應針對臟腑辨證,分別溫補心、脾、腎之陽氣。用溫補陽氣藥時加少量補陰之品。平素注意調護改善陽虛體質,防止發病。

 

  如飲食上,要多吃些令身體溫暖的食物:糧食類的麵粉、高粱、糯米等;肉類如羊肉、牛肉、雞肉、公雞等;魚類的草魚、鯽魚等;菜類的韭菜、芥菜、香菜、南瓜、生薑等;堅果類的核桃、松子、腰果、花生;水果類的荔枝、龍眼、桃子、大棗、核桃、桔子、櫻桃等。也要適當吃些熟蘿蔔、白菜、芹菜、青菜,以免進補過度而上火。單獨吃青菜的時候需要用熱性的調料配搭,如:生薑、大蒜、胡椒等。黃芪、枸杞可以作為燉菜煲湯的配料。身體虛弱的老人可以用蟲草、人參少量多次補養,當然具體應如何服用應尋問註冊中醫師。

 

  如果要立竿見影的效果,非針灸莫屬,針刺:睛明、陽白、太陽、印堂等穴以補手法,佐以艾灸,隔日一次,七次為一療程,便可將惱人的黑眼圈祛散。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2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