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真.印度風】「咖喱」VS「馬薩拉」 南瓜咖喱飯飽肚又健康

【真.印度風】「咖喱」VS「馬薩拉」 南瓜咖喱飯飽肚又健康

李美怡 Cathy Lee
走肉廚房

  家的附近開了一家賣印度食品的雜貨店,同時也有三家主打咖喱菜的餐廳(一個是印度口味的,另兩家看來是台式或是日式的)。印度菜,給我們第一回的印象,就是咖喱。咖喱這口味,大家一點都不陌生吧。從小到大,由地道的茶餐廳,到日本餐廳,以及高級餐廳裏,都會發現咖喱的踪影。

 

  對於國外人來說,印度人吃的,甚麼就叫咖喱。以前在英國讀書的時候,認識到一些印度同學,參加過他們舉辦的派對,學習著他們棄用餐具,用右手來手執印度香米,嚐過他們親自煮來的好像咖喱醬汁的 garam masala 燉菜。對的,他們常用的調味料,或是看到好像咖喱般的食品,其實叫「馬薩拉」, 就是常在印度餐廳吃到,略帶橙紅色的,主要用來配烤魚和雞的調味料。而咖喱 curry 呢,大概是源於泰米爾語中 kari 一詞(即醬的意思),印度人習以常,叫那些比較有水份,汁醬類的菜式作「咖喱」,乾身剛好黏著食物的就是「馬薩拉」。如此看來,印度人吃的不一定叫「咖喱」,不一定是辣的,而「咖喱」跟「馬薩拉」是有差的啊。

 

  走進印度食品店裏,不到二百呎的空聞,放滿了層架,而層架上面塞滿了大大小小包裝的,各式各種的香料,比如小茴香、茴香子、葫蘆巴、黑芥末子和黑洋蔥子等;以及食材,比如說用來做印度薄餅naan的麵粉、用來煮印度奶茶的小豆蒄莢,還有一些不太清楚用在甚麼食物中的粉。確實這樣,相對於中國人,印度人是很會用香料的。隨手從貨架撿來一包「印度五香粒」(panch phoran),查了一查裡面的香料,翻讀多個網站和多條影片,為了想當一下印度人,試著不用咖喱粉,來弄一頓比較正宗的咖喱飯,便把這「印度五香粒」買了回家。

 

  打開印度五香粒的盒子,一大包早已混好的調味香料,仔細看,裏面包含著五種香料,包括小茴香、茴香子、葫蘆巴、黑芥末子和黑洋蔥子。學習著網絡上的印度姨姨,依樣胡蘆的,先用食油爆香五香粒,然後加進南瓜塊,注入點點清水,慢慢地燉煮成,稍為稀爛的五香南瓜咖喱菜。對,你沒看錯,過程當中,一點咖喱粉和黃薑粉都沒有下過。正好推翻了我過往對印度菜的概念。大概南瓜肉本身顯黃色,即使不加進咖喱粉,煮出來的樣子很有咖喱的感覺;聞起來,味道更添了一點印度風,偏重香料的香味;吃起來,一點都不辣,香料味中帶點南瓜的清甜。沒有想到,就這麼簡單的食材(五香粒和南瓜),加上點點鹽巴,配以白米飯來吃,卻能變身成滿是印度風的咖喱飯。大家不妨試試看看啊。

 

南瓜咖喱飯

 (2 人份 時間:20分鐘) 

 

 

 

材料:

  南瓜 1/3個/秋葵 8條/新鮮菠蘿 4片/白色小蘑菇 8顆

 

 

調味料:

  印度五香粒(小茴香、茴香子、葫蘆巴、黑芥末子 和 黑洋蔥子) 3湯匙/黃薑粉 2湯匙/鹽 少許/糖 1茶匙

 

做法:

 

  1. 把南瓜的皮和籽切除。清洗過後,切成小塊。

 

  2. 將新鮮菠蘿切成小塊,放旁待用。

 

  3. 用乾淨的乾抹布或廚房紙巾,擦掉白色小蘑菇上的泥濘,然後,分半連蒂切開。

 

  4. 洗淨秋葵後,切去頭尾,再切成三段,放進電動攪拌器之中,攪拌成醬。

 

 

  5. 以中火預熱平底易潔鑊,倒進1湯匙的食油。待油煮沸後,放入印度五香粒(小茴香、茴香子、葫蘆巴、黑芥末子 和 黑洋蔥子),至五香粒都爆香,並聞到香味。 

 

 

  跟著,放進南瓜塊,炒一炒,加半茶杯的清水,蓋上鑊蓋,續以中火炆煮10分鐘。 

 

 

  6. 10分鐘後,打開鑊蓋,放進攪拌成醬的秋葵、切好的白蘑菇和菠蘿塊,以及所有的調味料,加以炒勻。最後,多加4湯匙的清水,蓋上鍋蓋多煮5分鐘,便完成了。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6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