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清潔有道】以為在清潔肚臍?中醫:處理不當,會擾亂體內氣血!

【清潔有道】以為在清潔肚臍?中醫:處理不當,會擾亂體內氣血!

健康解「迷」

  肚臍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坊間常有說法稱,「挖肚臍」或會肚痛。有醫生表示,挖肚臍之所以會肚痛,其實是與神經線有關;中醫則提醒,肚臍內連臟腑,手指亂挖或會擾亂體內的氣血,必須謹慎處理。

 

吳昊醫生

 

  肚臍人人有,其形狀或大小卻未必一樣。腸胃肝臟專科醫生吳昊表示,肚臍的皮膚下並無肌肉,所以和腹膜幾乎直接貼在一起,挖肚臍的動作如果太用力,將會直接刺激腹膜引致肚痛。他解釋,「腹膜部位的腹膜神經和膀胱是共用一條神經線,所以用力按的話會很『急尿』,也會引致肚痛,但不會有生命危險。」

 

輕輕按摩周邊可活血

 

中醫陳俊傑

 

  註冊中醫師陳俊傑則表示,肚臍又為神闕穴,內連臟腑,跟全身裏外都有密切關係,它是人身體中重要的穴位,刺激肚臍對人體影響重大,如微微熱敷可屬良好的刺激,有助氣血循環,但要注意如敷料過熱,卻會使體內積聚過多熱氣;而肚臍長期被風吹,則對女士氣血有不良影響。

 

  陳醫師表示,在中醫角度「摸腹可養生」,如可搓熱手掌並以陰力、輕輕打圈按摩肚臍周邊,有助行氣活血,但須留意若過分大力挖,卻有機會挖損肚臍皮膚表面;長期而言,因肚臍(神闕穴)的位置,上下通任督脈,橫向又與帶脈溝通,亂挖有機會擾亂身體氣血。

 

 

  此外,吳昊醫生指,清潔肚臍只需用清水便可,因有時候肥皂或殘留在肚臍內,會引起過敏和皮膚問題,亦較易真菌感染即生癬,但要留意清潔後謹記抹乾。如肚臍無故變樣亦需小心,肚臍突然凸出的話,有機會患肚積水或小腸氣,如肚臍皮膚突然變色或痕癢,則有機會是腸癌或胃癌,故如發覺肚臍變樣或變色,宜盡快求醫。

 

醫生提醒如肚臍皮膚突然變色,有機會是腸癌或胃癌。(iStock)

 

清潔只需用清水沖洗

 

  對於有說法稱,肚臍如果清理得太乾淨,反而會讓腸胃功能受損,故不建議清洗。吳醫生表示,此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重申肚臍是可以每日清潔,只需當作普通皮膚便可。中醫師陳俊傑亦稱,日常以花灑沖洗肚臍並印乾即可。

 

  肚臍除了需要保護,原來亦可治療外感及咳嗽。陳醫師分享稱,以香茅油或薄荷油或丁香油(按摩油)先搽在臍和臍周的肌膚,再用熱水袋熱敷20分鐘後拿走,再用毛巾印走汗水,以防濕氣內攻,休息5至10分鐘,再做一次。這方法可有效治療外感和咳嗽,但小孩皮膚較嫩,溫度不可過熱,每10分鐘亦要檢查有沒過敏。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