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秋乏易攰】青壯上班族屬高危群?培養養生習慣排走睏意!

【秋乏易攰】青壯上班族屬高危群?培養養生習慣排走睏意!

健康解「迷」

  本周五(13日)是中秋節,部分人近日或會感到,即使晚上睡覺時間相若,早上醒來卻較夏天時易攰,這狀況民間稱之為「秋乏」。有中醫表示,秋乏多見於氣虛及年長人士,惟不少青壯的上班族因缺乏養生概念,亦成為出現秋乏的高危一族。

 

中醫黎桂珊

 

  一年有四季,註冊中醫師黎桂珊表示,大自然分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天時氣會偏外散,因此人體較易流汗,即使睡眠時間不很長,仍會感到精神奕奕;但到了秋天,大自然環境令萬物的氣開始向內收,例如樹木開始落葉,人體氣開始往內收斂,此時作息若沒有循天時改變,夏天養生又欠佳,就會較易出現身體不適和易感疲乏,秋乏便是其中一種狀況。

 

習慣夜臥早起 轉季後易受影響

 

  她續稱,氣虛人士因身體不夠強壯,體內的平衡較易受在外環境轉變影響,因此他們對秋乏尤為敏感;長者則因身體機能轉差,也容易出現氣虛等狀況。至於一般都屬青壯人士的上班族,他們因缺乏養生概念,對於秋乏恐亦難獨善其身,「皇帝內經指夏天可以『夜臥早起』,秋天就應『早臥早起』,但香港不少人一年四季也是夜臥早起,所以港人的作息,只有於夏天時對身體的影響是最低。」

 

  秋乏令人感倦睏,有損精神狀態更影響工作效率,即使它只屬季節性問題,如何預防仍很重要。黎醫師稱,秋天養生着重早睡早起,而入秋後情志亦由開揚轉為內收狀態,故應保持情緒穩定;飲食方面則可多食酸性食物,但燥熱和辛辣食物就可免則免,「因為這些食物會令氣向外及向上走四散,即跟秋天需『內收』相反,不利養生。」

 

  黎又稱,秋天五行屬金,肺亦是屬金,故於秋天應多食潤肺的食物,如梨子等;若脾胃欠佳人士,可將梨子燉熱或加入適量南北杏、桂圓和杞子等煲水飲用。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