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拉傷與扭傷】行山拉傷誤以為扭傷,未妥善處理增加再受傷風險!

【拉傷與扭傷】行山拉傷誤以為扭傷,未妥善處理增加再受傷風險!

Oscar 治療師
都市痛症

  提起腓骨肌群、趾長伸肌等小型肌肉,很多人都不以為然,殊不知這些小肌肉受傷時,情況也不會怎樣好過,近來有些朋友在遠足時都不小心拉傷了這些小肌肉,但則誤以為是扭傷足踝(腳腕的位置),故此當其身體受傷時,便會以同樣方式處理受傷部位。然而這不但未能妥善地治療患處,反而會增加再次受傷的機會。因此分辨清楚兩者區別,對於治療亦有很大幫助,而所謂的扭傷與拉傷在醫學上其實有明確定義。

 

扭傷:肌肉或肌腱扭曲斷裂

 

  「扭傷」是指「韌帶」受到不正常的力量,導致過度伸展,甚至斷裂。肌腱則是連接肌肉與骨骼間的索狀結締組織,它的大小因肌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韌帶則是連接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結締組織,主要作用在於維持關節的穩定度。

 

  肌肉拉傷:是指肌肉或肌腱受到不正常的力量而扭曲、擠壓,甚至斷裂。當發生嚴重的情況時,很多人都不知道受傷的過程是怎樣發生的,或者知道是用力時產生的,但不知痛源的正確位置。

 

輕微拉傷Grade I

 

  肌肉、肌腱、韌帶被稍微拉長拉傷,但無大礙。通常休息2周左右。外觀上通常沒甚麼變化,可能有些腫起來,受傷肌肉有「紅、熱」的徵狀。

 

中度拉傷Grade II

 

  肌肉、肌腱、韌帶被拉長到超過本身負荷,會造成肌腱或韌帶受傷,局部斷裂而非完全斷裂。就像橡皮筋拉鬆了一樣。通常需要休息4至6周。外觀上關節會腫起來,明顯水腫,過幾天甚至變成紫黑色的瘀血變化。這是肌腱、韌帶上的血管受傷的迹象。拉傷或扭到時可能聽到「啪」一聲。

 

嚴重拉傷Grade III

 

  肌肉、肌腱、韌帶被拉長到產生撕裂傷或斷裂。此為嚴重受傷,肌腱、韌帶完全斷裂。通常需要休息2至3個月不等。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拉傷是因為肌肉過度伸展或是肌肉的過度收縮(如不正確的重量訓練)所造成,所以受傷時多是因為自身活動有關。而且受傷位置與痛楚位置多數相隔一些距離,例如以下個案:

 

  1. 阿明經百步梯下降至水浪窩,落級的中途,突然發現右小腿旁「扯」了一下,不以為意,在繼續落級時,才發現愈來愈痛,最後連平路步行也有痛。初時以為是屈伸腳板時引起的足踝扭傷,但愈來愈不對勁,經我檢查後才發現正確的痛楚位置是小腿外側上方1/3的位置,亦即是趾長伸肌的肌肉位置,但是它的肌腱很長,在經過「腳眼」的位置才產生阿明感到的「痛楚」,所以才一直當作足踝問題。

 

  2. 阿琛發現每次在長距離遠足後,便會發現足踝外側的地方時有拉扯的感覺,卻不發現有甚麼情況下曾發生扭傷。卻在足踝關節上方的腓骨下半位置發現痛源,就是䠊骨長腱、短腱,第三腱的位置。似乎阿琛的問題都是來自腓骨旁的小肌肉,但是痛楚卻反映在足踝或腳板之間。(慢性的拉傷大多起源於長時間、重複性的過度使用身體某個部位的肌肉,在缺乏休息的情況最容易發生,稍有不同,但仍屬肌腱拉傷的範疇。)

 

  中度或輕微的拉傷差別只在於症狀的嚴重及痛楚程度,肌肉或肌腱本身通常沒有完全斷裂,適度休息加上治療,多可完全痊癒。預防當然是避免類似傷害的第一要務。在此提供一些如何處理原則:休息可避免更嚴重的傷痛。冷敷受傷的區域,每兩小時冷敷10分鐘,以減輕疼痛和腫脹。

 

  之後便需按 P.OL.I.C.E的原則作出復康處理,下期再續。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