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迎春接福】「惜福」比買福袋帶來更多福氣!教你炮製吃得的「平安福袋」

【迎春接福】「惜福」比買福袋帶來更多福氣!教你炮製吃得的「平安福袋」

李美怡 Cathy Lee
走肉廚房

  聖誕節才過去,便利商店已經堆滿了一箱又一箱貼滿了老鼠圖案的紅色大紙袋。大概是承傳了日本的文化,也可能是難得而來的假日(台灣自十月後就沒有假期了),台灣人似乎對新年(一月一日)特別的期待(起碼比香港人興奮多了),亦如日本人那樣,有了買福袋的傳統。

 

  「福袋」是日本百貨商店的新年營銷噱頭,據說概念源於明治末年,東京銀座的松屋百貨。商家把多種商品放進布袋或紙袋中,按照袋的大小,或是貨品的多寡,作個統一價格。由於這些福袋裏的商品是看不見的,不單價錢親民(日本就以1,000円福袋作號召),而且每每有驚喜(花錢少但有機會得到貴價的貨品),大概是這個博彩的心態,引來不少民眾趕在元旦的大清早湧往百貨超商門口排隊去搶購。

 

  新年過去,最近去加價悠遊卡的時候,發現「福袋」依舊堆滿便利商店的收銀櫃枱前。也對啦,一號才一天,而今年農曆新年來得早,同發生在一月裏,袋上反正印滿了各種可愛的老鼠娃娃,這些不就是為了新年和農曆新年而安排的嗎?作為商家的,那會放過這個賺錢的良機呢?

 

  「要不要買一個來看看?」便利商店店員看見我不停的瞄着那排福袋,把握着機會來問道。「哈哈,不要啦,謝謝。」 我笑笑的回答。「裏面的東西,至少會是等值的,也就是說,你花199元,裏面的東西一定會是199元的,也可能換到超過的喔;還有,裏面有我們公司辦的大抽奬,一包一張奬券,很有機會抽得名貴汽車等奬品的喔!」聽着聽着,我再瞄了一下,想了想,「還是不要啦。謝謝您。」

 

  後來回家,不知道哪來的資訊,網路上跳出多位網紅檢閱各大超商福袋的影片,嗯⋯⋯難道現代的網路會偷聽到我跟店員之間的對話嗎?(不要嚇我呀)看着看着,突然有點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因為一時的心動而買下來。怎麼說呢?福袋裏確實放滿了各種小吃和飲品,可以說是物有所值的,只是呢,不太合我的口味,而且我也不太需要那些超商特製的鼠年紀念品(比如帆布托特包 tote bag和雨傘等),就是說,對於近年堅持「斷捨離」的我,那些東西將成了家裏的多餘物,也造成處理它們的壓力。

 

  福袋本有迎接新一年,對新一年盼望的原念,可是呢,面對着東西過度商品化的年代,家居廢物處理漸成壓力的時代,再看看澳洲還沒有熄㵴的火災,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東西嗎?還是說,在來到2020年的今天,大家應該先來好好的檢視一下自己,究竟擁有甚麼?欠缺甚麼?真正需要甚麼?從此出發,從心出發,去找出自己感到舒服的生活,讓自己開心的生活方式,也許,「斷捨離」和「惜福」比購買「福袋」,能為自己在新的一年帶來更多的福氣啊。建議大家在購買之前,還是停下兩三秒,想一想吧。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