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新型肺炎】醫生拆解不同病毒測試原理!「拮手指」快速測試準確度最低?

【新型肺炎】醫生拆解不同病毒測試原理!「拮手指」快速測試準確度最低?

健康大晒

  近日疫情緩和,全賴香港人的高防疫意識,嚴守社交距離,有懷疑又會主動做病毒測試才有現在得來不易的成果。從疫情爆發至今,專家都多番強調病毒測試的重要性,找出潛藏社區的隱形病人,才能快病毒一步斬斷傳播鏈。

 

  不過,近日本港出現康復者「復陽」的情況,出院後體內再驗出病毒,反映新冠病毒比我們想像的「狡猾」。如有擔心其實可到私營機構再次接受病毒測試,以釋疑慮。但坊間的測試方法多樣、收費差異又大,消費者應怎樣選擇呢?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指,現時測試新冠病毒主要有兩種方法,分別為病毒核糖核酸檢查與抗體測試;我們常聽的鼻咽喉拭子測試、深喉唾液測試等均屬前者,而坊間的快速測試(以「拮手指」方法取出血液樣本)、抽血檢測則屬後者。林醫生指現時各國主要透過檢查病毒核糖核酸找出確診病人,因其靈敏度較高,診斷上較為準確;相反快速測試因「假陰性」機會大,衛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不要以此作為唯一測試方法。

 

快速測試易有「假陰性」,衛生防護中心不建議市民自行測試。

(iStock)

 

病毒測試有如Face ID認人樣

 

  病毒核糖核酸測試直接測試病毒基因,透過採集深喉唾液、鼻咽及咽喉拭子、糞便樣本等,運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技術,檢測病毒。林醫生以智能電話的人臉識別功能(Face ID)比喻檢測病毒方法︰「Face ID透過辨認用家的臉部特徵,如眼睛與嘴巴,識別用家身份;而病毒基因排序很長,需利用病毒某些獨特的段落作識別,如果存在這些段落,就知道病毒的存在。」而PCR技術就是將病毒基因不斷複製放大,直到病毒達可檢測水平。當中CT值反映病毒量及其活躍程度,指出需複製多少次才可見到病毒存在;當CT值愈高,就需複製愈多次才能檢測出病毒,即代表體內病毒量愈低。

 

  而近日本港出現的「復陽患者」,醫管局專家指從患者身上檢出病毒「屍體」,並指大部分復陽病人病毒量少,未必具傳染性,其中一個判斷指標就是視乎病毒CT值。至於為何病毒已死但又會被檢測出來,就是因為病毒測試只是辨認病毒的部分特徵,如Face ID單憑照片亦能識別用家,因此在此情況下檢出病毒基因,不一定代表病毒活躍,或具傳染性。

 

Read more: 【新冠疑慮】點解新冠肺炎患者會「復陽」?會在社區再爆發嗎?

 

鼻咽及咽喉拭子vs深喉唾液

 

  由於新冠病毒主要影響呼吸道,醫護人員會從呼吸道採集樣本,尤其在上呼吸道如鼻咽與咽喉兩個部位。現時香港主要使用鼻咽及咽喉拭子與深喉唾液作PCR測試。鼻咽及咽喉拭子的取樣方法,是透過棉棒伸入鼻腔或經口腔伸入咽部,刮取黏膜表皮取得樣本。鼻咽及咽喉拭子是目前最準確的取樣方法,但因取樣時會令測試者感到不舒服,有機會流鼻血、咳嗽、流鼻水等,增加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因此一般在醫院進行,而且執行時需醫護人員穿著整套保護衣物。

 

採集鼻咽及咽喉樣本時有機會令測試者感到不舒服,而流鼻血、咳嗽、流鼻水等,或增加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因此醫護人院進行採樣過程時會穿著整套防護裝備。 

(iStock)

  

  而深喉唾液測試,就是由測試者自行從咽喉咯出唾液,因口水痰中包含鼻液,準確度頗高。由於測試者能自行取樣,無需醫護人員協助,此方法適合用作廣泛篩查,林醫生表示此乃香港化驗數量高的原因之一。惟取樣方面易現偏差,如果測試者僅咯出口腔唾液,而非深喉唾液,又或唾液偏多,都有機會影響結果,對於未懂咯痰的兒童而言並不適合。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