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季節美味】夏天之光:果皮薑葱香煮冬瓜塊,消暑、健脾,養肝!

【季節美味】夏天之光:果皮薑葱香煮冬瓜塊,消暑、健脾,養肝!

李美怡 Cathy Lee
走肉廚房

  西方食譜中,尤其是甜點和蛋糕,常會用到新鮮的果皮(檸檬或是橘子的)。東方食譜,尤其是廣東一帶,用的是乾燥了的果皮,又稱陳皮(不知怎麼樣,可能是小時候吃中藥太多吧,一提到「陳皮」,總會聯想到跟話梅並列,已經醃過了的;亦可能媽媽叫它作「果皮」,一聽到「陳皮」,總覺得怪怪的,哈)。

 

  爺爺阿嬤常說,悶熱的日子裏,要多吃一點瓜果。此話何解呢?正所謂「不時不食」(吃應時食材的意思),夏天來臨,西瓜、百香瓜、芒果、鳳梨和荔枝等水果;絲瓜、苦瓜、秋葵、小黃瓜和冬瓜等,均大豐收。除了應時的蔬果是分外好吃以外,中醫的角度裏,多吃瓜果,有清熱、利尿和消水腫的作用,對於燥熱的夏天來說,是最好不過的。

 

  大概華南地區沿海又被島嶼所包圍,濕氣尤其的重,食慾容易變差,故此,陳皮老是常出現在廣東的飯餐裏面。根據《本草網目》,陳皮能「療嘔噦反胃,時吐清水,痰痞咳瘧,大便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亦有去魚腥的功用。媽媽自小跟外公學會了點點中醫知識,為了讓我們這群「化骨龍」(有皮小孩之意)健脾開胃,吃得肥肥白白,滿愛用陳皮的,凡是白粥、冬瓜湯、蒸魚、和紅豆沙都有陳皮的蹤影。

 

  冬瓜盅是一道香港既有名又費工的夏天湯水,把整顆冬瓜掏空後,放入配料,燉熬而成的煲湯(「煲湯」就是會燉數小時而成的湯水,好像只有香港或廣東才流行,相信跟祛濕有關的)。雖然媽媽不做「冬瓜盅」,但自創的「冬瓜粒湯」是夏天必煮的煲湯,這亦可以說得上,是我最愛的媽媽湯水之一。每逢下課回家,在開家門之時,一陣冬瓜湯的香氣撲面而來,光是聞,就很有消暑的感覺(現在想起來,就口水流了啦~哈哈)。

 

  曬乾的橘子皮,就是陳皮嗎?不是的。雖然陳皮的皮都來自橘子,其實是柑,但它用的秋末冬初收採回來的果實的皮。而且「百年陳皮勝黃金」,保存日久的果皮,就是「陳皮」(陳年的皮的意思)。媽媽常指著那裝滿了陳皮的玻璃瓶罐說「這罐陳皮比你還要年長,是已經有30年了。」「不只年期久遠,價值也不菲喔~」小時候,媽媽還會親自去曬果皮。那掛在窗邊的,串在鐵絲上,整齊平鋪好,如花朵般的新鮮果皮,畫面很是趣怪。坐在窗邊做功課,柑橘味隨微風飄來,讓複習到快要睡覺的我,稍稍醒過來,比咖啡來得清新又提神。

 

  大家有好奇嗎?冬瓜明明是夏天的瓜果,為甚麼不叫「夏瓜」,而叫「冬瓜」的呢?原來冬瓜瓜熟之際,表皮上會出現一層白色粉末,遠看似是被霜雪蓋住了,所以為這種瓜,改了一個有著「冬天」感的名字。另有一說法是,冬瓜保存期可以很久,十二個月之(真的假的呀?!),剖開以後,只要好好冷藏起來,可以保存至冬天的,因此而得名。

 

  不管是陳皮和冬瓜,都是夏天必備的香料和食材。不單能清熱和健脾胃,增食慾之外,冬瓜和陳皮均含豐富的維生素C、B,能促進身體的免疫功能,防止感冒和流感的病毒。悶熱的天氣下,適當地加入飯菜之中,比如輕鬆地弄道「果皮薑葱香煮冬瓜塊」(不用死守在夏廚房裏煮的菜),就能達健脾、開胃、養肝,還能止咳化痰、燥濕祛痰,以及提升免疫力的好作用哦。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