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便當盒看世界】為防疫、環保盡一分力!自備便當:咖喱滋味餅!

【便當盒看世界】為防疫、環保盡一分力!自備便當:咖喱滋味餅!

李美怡 Cathy Lee
走肉廚房

  「這個便當盒喔,把它直接放到垃圾袋裏面就好了。」在住的社區大樓的垃圾分類區遇上負責清潔的阿姨,她這麼的跟我說。「為甚麼?這不是紙的便當盒嗎?不是可以當成是紙來回收嗎?」「沒有的,回收的人不會收,他們要的是乾淨的。反正這個東西,你用水和洗碗精去洗,也是一種能源浪費啦,倒不如直接丟垃圾裏啦。」我帶點驚訝和無奈的,默默的從分類區退出去。

 

  周日美國和巴西的新冠肺炎確診再創新高(巴西單日更增逾2.3萬宗),這一邊廂香港單日確診亦達108個,政府不得不下令公務員在家工作,呼籲私人企業也應有所安排,同時要求市民外出要戴口罩,減少出家門,減少群聚,希望在未來的一兩星期疫情能夠控制下來。這個時候,做小生意的首當其衝,隨著限制市民晚上六點過後不能外出用膳一聲令下,香港的餐廳叫苦連天,看見本來已經因為疫情大受影響的生意,只好努力的力拼外帶市場,希望可以撐得過去。 

 

  台灣自2006年起,實施全國的垃圾強制分類,把家居的廢物分成四大類(平面類、立體類、其他大型家具和家電類,以及廚餘)。紙便當盒屬於廢紙容器類(立體類的一種),不能跟廢紙(紙箱、報紙和雜誌等)一併回收的,因為便當盒為了做到防水和油漬的效果,會在紙的表面塗上一層聚乙烯polyethylene(PE)或浸蠟的,所以要送到專業的廢紙容器處理廠處理才行。大概因為這分類的民間回收商少,阿姨根本找不到合適的,便乾脆的叫我把它丟到垃圾袋裏去。

 

  六點過後香港餐廳裏空當當的,門口卻排滿了要外帶回家的外食族。不能內用的日子,大家為了防疫都選擇外帶,自自然然的造成了大量一次用餐具(便當盒和叉匙等)的使用,包括每天都要戴著的口罩。衛生跟環保永遠是相互角力的議題:在公眾衛生和防疫的大前提之下,環保統統退下主線,成了副線。當然,為了安全,一次用的東西如口罩和擦手紙等是無可避免的,但便當盒呢?是不是可以盡量減少使用的呢?至少,上班的朋友們,是不是可以自備便當,一來健康,二來環保一點呢?或是拿便當盒給店家作外帶用呢?(新加坡前一陣子疫情在二次爆發的時候,對於應否自備便當盒,有過不少的討論,一般認為戴口罩和勤洗手對防疫比較有效。)

 

  自從聽完阿姨這麼說,記住了紙便當盒也不一定可以回收的,包包裏總會放著一個空的便當盒,方便在外帶的時候可以用上,或是每天上班,盡可能在前一個晚上自備便當(某一個原因是辦公室附近是沒有甚麼素食的選擇啦),希望以個人的小力量去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或許你會問,疫情下,從店家手上拿回來的便當盒衛生嗎?自疫情以來,從超市買回來的東西,不管是新鮮蔬菜還是用品,回家時都會消毒一番,即使是便當盒,只需要在盒子的表面,噴灑一下消毒酒精就好啦。

 

  病毒跟環境有一定程度的關連;不過,疫情的爆發跟環保就看不出其必然的因果關係。這就是我們可以放下環保,愛護地球,珍惜資源的藉口嗎?還是,我們可以從中思考更多?!體會我們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看見彼此互生的關係更廣更深?!We are what we eat,要成為甚麼的人,從那一口開始;要得到怎樣的世界或是環境,亦從那一念之間啟動。今天起思考自身的角色,從「我」出發,自會看見更美的風景,大家試試看吧。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