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個案上升】日首相患潰瘍性結腸炎!醫生:常便急、便血,勿當痔瘡延誤治療

【個案上升】日首相患潰瘍性結腸炎!醫生:常便急、便血,勿當痔瘡延誤治療

健康解「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患潰瘍性結腸炎,早前宣布辭去首相一職。有醫生表示,本港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數字亦連年上升,患者經常出現便急、便血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患者更或須考慮進行結腸切除術;惟不少人因對該病認知不足,誤以為是痔瘡致延誤治療,更隨時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

 

吳昊醫生

 

  本港目前約有2,000名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主要是年輕人士,且數字連年上升。腸胃肝臟科專科吳昊醫生表示,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症性腸病的其中一種,患者的大腸黏膜會反覆發炎、潰瘍和疼痛,主要成因是免疫系統紊亂或腸道細菌失衡,引致腸道發炎和潰爛,亦可能與遺傳、環境因素和飲食有關。他指出,當中有95%病變從直腸開始,一直往上蔓延至乙狀結腸、降結腸,甚至整個大腸。

 

青年老年 屬發病高峰期

 

  有研究指出,在1985至1989年,每10萬名港人有0.49人患病;在2015年更升至24.51人。在發病率方面,每10萬名港人中,每年平均有約2宗潰瘍性結腸炎新症,較同屬炎症性腸病的克隆氏症高2至3倍。而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徵包括常急便、有血便、腹痛、腹瀉、脫水、發燒、貧血和體重減輕等;醫學界認為個案上升主因是現代人飲食習慣西化,進食過多動物性脂肪和加工食物。

 

  吳醫生稱,該病發病高峰期可以是20至30歲的青年,及60至70歲的年長者,惟病徵常被誤當成其他腸道疾病而延誤確診,「唔少人以為只係生痔瘡,有個案因而延遲4至5年才確診。」然而潰瘍性結腸炎的病情會隨時間惡化,有5成直腸炎患者的腸炎範圍可能增大,更有研究顯示,患病10年便有2%腸癌風險,有關風險更逐年上升。

 

 

經常急便有血便 要留意

 

  吳表示,不少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大受影響,因即使腸內無大便,患者仍常感便急,「曾有患者嚴重至每10分鐘就有腹痛、腹瀉的感覺,一定要去洗手間。」有一名年約35歲的女士早於20多歲時發病,惟只服食印度草藥等偏方,直至5年前才接受藥物治療,其後因工作壓力過大再次嚴重發病。他稱,壓力大會誘發該症或加劇病情,提醒該病最初病徵是經常急便及有血便,若2周後症狀無改變,應留意會否患病。

 

  在治療方面,吳醫生稱一般可利用內視鏡檢查與切片化驗、X光大腸鋇劑攝影確診,患者可選用口服或塞肛抗發炎藥物,或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及生物製劑等,然而嚴重患者有機會需考慮進行結腸切除術。至於不少病人會使用食療偏方,或戒飲奶或吃辣等盼改善病情,他則稱或能改善病徵,但不能因此而治癒,「有了這個病,便預了一世都要跟進。」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