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秋分時間】秋天要回來了!來一碗暖心「紅豆雪耳粉圓甜湯」

【秋分時間】秋天要回來了!來一碗暖心「紅豆雪耳粉圓甜湯」

李美怡 Cathy Lee
走肉廚房

  大家有沒有察覺呢?自上周起,大概傍晚五六點過後,天色已轉昏暗。而從今天起,秋分的到來,時間和氣溫,將會是個分水嶺。正所謂「秋分瞑日對分」:今天,日夜時間等長;但過了今天,白天的時間漸漸變短,另一邊廂,夜間的時間會愈來愈長,而天氣,也會慢慢的轉涼了。(是真的嗎?)

 

  中午時分,太陽沒有因為秋分而小休起來,氣溫徘徊28至30度,走在燙熱的路上,戴著口罩,絕不輕鬆。待在廚房做菜,在蒸氣滿溢的空間中,沒能享受著秋分帶來的清涼;走在人群之中,臉上依舊掛著的口罩,亦無法感受秋分給予外面氣溫的變化。倒是一早一晚,太陽沒出來放肆以前,坐在窗前,即便沒有開冷氣,24-25的氣溫,還能稍稍感到點點涼意。

 

  秋分後十天,便是中秋節了。顧名思義,「秋分」跟秋季有關,而「中秋」就是秋天來到中間的意思。可是,現代人的秋分,我們的中秋,跟嫦娥和玉兔年代的,起碼氣候而言,應該差距很遠了吧?!臨近中秋,秋分的今天,要不是各大商場,和網絡平台,努力打廣告,提醒月餅節快來了,身體感溫上,幾乎沒有半點清爽的提示,完全感受不到中秋快要到來的涼意。

 

  聽說古代人認為今天是全年氣節的關鍵,因為今天起,雷聲會收起(天氣局好像有說,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現在的颱風季節不再一定在七、八月間發生的了,搞不好十月還會有颱風天呢?!而這周不是預報,都會在雨中度過嗎?),蟄蟲歸戶(這會包括蟑螂嗎?為甚麼還是隨處可見的多?),和水開始變涸乾(這兩天,才幫家裏的除濕機,倒過了兩桶水,真的有變乾燥嗎?)。

 

  中醫講求順時,順氣節,來調理身體的食療。管它感不感受到秋分,適當的養生,避免身體受寒,還是重要的,尤其是今年,疫情反覆的今年。就在烹煮著最愛的紅豆甜湯的時候(據說,紅豆是「心之谷」,行氣補血,解水腫之餘,也清潤去秋燥),傳來英國新聞台,正報導著第二波的疫情發展,和疫苗研發的消息。看來,病毒已經熬過了炎熱的夏天,回到了它精力旺盛的季節(秋冬)了。我邊無奈看著新聞報導,邊吃著一口暖心的紅豆湯……「嗯,這樣,我們還得多悶一陣子了,還得提防疫情的不穩定了!」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