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個案急增】耳念珠菌感染死亡率高達6成!誰最易中招?有何病徵?醫生逐一拆解!

【個案急增】耳念珠菌感染死亡率高達6成!誰最易中招?有何病徵?醫生逐一拆解!

健康大晒

  瑪嘉烈醫院和仁濟醫院自今年7月起出現耳念珠菌爆發,香港自去年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後,截至本月25日共錄167宗個案,主要來自九龍西醫院聯網,較去年的數目急升6倍!醫管局在10月27日開始在全港急症醫院進行篩查,檢視帶有或感染多重耐藥性細菌(MDRO)病人涉耳念珠菌情況。有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指,耳念珠菌生命力頑強兼具多重抗藥性,死亡率高達六成!究竟耳念珠菌是甚麼?會引起甚麼症狀?能否醫治? 即刻請來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逐一拆解!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甚麼是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於2009年為日本首次發現,後來陸續於世界其他地方出現。香港則在去年6月底則出現了第一宗感染個案。據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耳念珠菌,顧名思義,這種菌是源發於耳朵,是念珠菌的一種,屬真菌類別;基本上會存在於我們身體有黏膜的地方,如腸道和皮膚。這種菌可以停留在環境一段長時間,不論是死物或是皮膚的表面,耳念珠菌都會停留約4至8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

 

2.為甚麼九龍西醫院聯網急增耳念珠菌個案?

 

  醫管局表示,相信耳念珠菌爆發與新冠病毒第三波疫情在7月爆發有關。曾醫生認為九龍西醫院的耳念珠菌個案突然急增是因為入院篩查。他說:「醫院特別為符合條件的病人嘗試檢驗,驗得多,陽性比率自然較多。」醫管局在今年6月起陸續擴大入院病人的篩查,在過去一年曾經於海外住院、曾入住瑪嘉烈醫院或仁濟醫院的病人或需入住兩院的深切治療部患者、所住院舍曾有耳念珠菌患者入住的院友等,均需入院前篩查。

 

3.耳念珠菌怎樣傳播?

 

  耳念珠菌主要經共用物件傳播,例如病人會透過共用的醫療器材而互相交叉感染,好像是量血壓器、耳溫探測器、床欄、枱椅等。不過,大多數人在醫院才會有機會感染到。

 

4.一旦感染,會有甚麼病徵?

 

  曾醫生指,抵抗力正常,而耳念珠菌是停留在皮膚表面,一般不會出現病徵。不過,只要皮膚有傷口,耳念珠菌剛好在皮膚表面,耳念珠菌就有機會進入深層次的地方如血液,一旦到達血液中,不論抵抗力健全與否都會有病徵,如出現頭暈身熱、變得虛弱、血壓偏低等。假如耳念珠菌跟隨血液去到心瓣、關節、腦等地方,則會分別出現心瓣發炎、關節炎、腦炎或腦膜炎等相應的併發症。曾醫生說,耳念珠菌入血造成真菌感染,死亡率達3 至6 成!

 

 

耳念珠菌入血會出現頭暈身熱、血壓偏低等徵狀。(iStock)

 

5.耳念珠菌最可怕的地方在哪?

 

  曾醫生指耳念珠菌的生命力十分頑強,可以抵抗到一般的消毒劑,加上它有多重抗藥性,即是對很多現行常用的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兩性黴素B都有抗藥性。更頭痛是,現行標準化驗室的化驗方法難以識別耳念珠菌,「好容易誤以為其他的念珠菌」,需要用到「蛋白質質譜儀」進行檢測,使用合併拭子在病人的鼻腔、腋下和腹股溝採樣,進行真菌培植,檢測需時3至4日。

 

 

耳念珠菌(圖片來源︰協力HAS Link)

 

6.哪些人最易受感染?

 

  耳念珠菌對於一般大眾沒太大影響,曾醫生稱「非一般人容易感染到」,只要身體健康是不會造成入侵性的念珠菌感染。不過,他指出有3類型的人有較大機會感染到。

 

  第一,皮膚有傷口,或是裝置了「中央裝置靜脈導管」、正在插尿喉、鼻喉等病人較容易感染,因為病人有以上的入侵性裝置時,皮膚表面變相有切入點。「假如病人身上帶菌,很容易經那些切入點進入身體其他器官或是更深層次的皮膚。」

 

  第二,長期病患者和抵抗力有缺陷的人都是高危人士,例如患有癌症、糖尿病的人、正服用抗排斥藥、類固醇、正接受化療、標靶藥物治療、正使用生物製劑等。

 

  第三,經常出入醫院、長期留院、曾做過開刀的手術、曾進入深切治療部,以及服用廣譜抗生素的人士。曾醫生指,由於他們長期留院,好容易因為抵抗力導致皮膚表面的念珠菌影響內在的器官。

 

7.有沒有藥物可抵抗耳念珠菌?

 

  雖然耳念珠菌對常用的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兩性黴素B分別有約90%、30%的耐藥性,但曾醫生指不幸感染仍可以醫治,「很大機會用到抗真菌藥物棘白菌素類來幫助病人,因耳念珠菌對此藥的耐藥性少於5%。」,至於只在皮膚表面帶有耳念珠菌的病人會被安置於隔離病房,同時需使用藥用清潔液來潔淨身體,以及用藥用漱口水去漱口。

 

8.一旦感染可以治好嗎?

 

  至於康復率,曾醫生指要視乎感染的嚴重程度和耳念殊菌數量的多少。如果感染程度只是局限於皮膚的話,成功醫治的機會相對地高些,有八至九成。他補充,康復所需時間因人而異,如耳念珠菌沒有進入皮膚以內或較深處的地方,大多數透過清潔身體便無大礙。相反,如果耳念珠菌進入了心、血、骨或器官,醫治的時間會很長,一般需要六至八星期,即使用到正確的抗真菌藥,死亡率仍高達六成。

 

9.高危一族要如何減低感染風險?

 

  經常出入醫院的人士以及高危群組,從醫院返家後要把穿著過的衣物清潔好,同時要做好家居清潔;老人家假如返回老人院舍的話,同樣要做好院舍的環境清潔。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