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咪食咁急】進食過急或致「血脂異常」,引發心臟病!醫生:用餐時間最少20分鐘

【咪食咁急】進食過急或致「血脂異常」,引發心臟病!醫生:用餐時間最少20分鐘

健康解「迷」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連吃飯時間也趕急,但不少研究指出,如進食速度過快,可能令人更易肥胖。有醫生表示,如長期維持急促進食,更可能導致「血脂異常」,甚至衍生動脈硬化等其他併發症,建議市民應預留最少20分鐘用餐。

 

周中武醫生 

 

  兒科醫生周中武稱,「血脂異常」(Dyslipidemia)一般是指血管內的脂蛋白水平過高或過低,其中一種是高密度膽固醇偏低、未能將血管內的膽固醇排走導致累積在血管內,除可導致心臟病或中風,亦可能因膽固醇堵塞身體其他部分的血液循環,引起其他健康問題。在香港,2017年便有調查顯示,近半成年人的血脂水平不正常。

 

也易推高血糖水平

 

  至於進食速度與血糖的關係,周醫生引述今年9月日本一項研究指,19名女性即使進食同樣分量和款式的三餐,用餐速度不同,會影響其血糖水平,「雖然進食後血糖增加是必然的,但如果吃太快,令身體一下子需處理大量食物,將會推高身體的血糖水平。」

 

進食速度較快的人,一般較易肥胖。(iStock)

 

  如以午餐的情況計算,若只花10分鐘用膳的女性,血糖指數會比餐前水平(約4至5mmol/L)推高4.06mmol/L;花20分鐘用餐者,血糖水平只升高3.13mmol/L,「假如血糖水平長期高企,將增加患糖尿病及推高血脂水平的風險。」

 

宜花20-30分鐘用餐

 

  雖然目前沒有太多系統性的大型研究證明進食速度會否影響健康,但周中武強調,醫學界基本認為進食速度較快的人,一般較易肥胖,一般研究都建議人們花20至30分鐘用餐。他續說,美國心臟學會數年前也曾發出「食得健康」指引,除要吃早餐、避免太遲吃晚餐、不應在睡前用餐外,更應計劃好當日吃甚麼,「計算每日要吸收多少營養,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避免吃得過量。」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