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主動爭取】首次開辧歐洲馬拉松比賽團有感:機會是要自己爭取!

【主動爭取】首次開辧歐洲馬拉松比賽團有感:機會是要自己爭取!

馮華添
馬拉松週記

  受疫情影響,已經超過一年沒有出外比賽。以目前情況,可能還要等多一年才可以參加海外比賽,到時辦海外馬拉松比賽團,或許需要重新開始。這情況不禁令筆者想起開辦第一團歐洲馬拉松比賽團的境況。

 

  2006年首次衝出亞洲,參加荷蘭鹿特丹馬拉松比賽,過程的確令人回味。第一次乘搭12小時長途機跑馬拉松,全團52人獲安排在機尾部分,人多到空中小姐也驚訝。長途機跑手們全程絮絮不休,幾位跑得又飲得的團友,清空了機上的酒類飲品(只是空姐話冇晒)。第一次參加歐洲比賽,感受到萬人空巷的比賽場面,終點的熱鬧場面好像一個大型嘉年華。愈接近5小時30分的限時,終點人數竟然有增無減。筆者看見最後一位跑手,在終點前200米左右,一步一步緩慢地跑向終點,在他身後有一隊電單車車隊,包括攝影師、比賽帶頭電單車、當日負責全程交通的警察電單車,合共超過20架電單車護送這位跑最後的跑手過終點,場面令人感動,饒富人情味。 

  

  能夠成功辦理第一次歐洲馬拉松比賽團,置身這種場面,感受這種氣氛,真的有些感慨。籌辦這一團馬拉松比賽確實不易,過程更有些戲劇性,可謂峰迴路轉。 

 

  話說2005年,筆者和家人參加了歐洲12天旅行團,團費大約是$16,000。當經過荷蘭時,導遊介紹荷蘭大部分陸地都是填海而來,所以沒有斜路,甚至全個國家也在水平線之下。筆者立即查看有關荷蘭馬拉松的資料,荷蘭有兩項國際性的大型馬拉松比賽,分別為4月份的鹿特丹馬拉松及10月份的阿姆斯特丹馬拉松,兩項比賽都在平路上進行,兩條賽道最快時間也是2小時零5分左右,是全球最快的前10名之內。筆者當時已經決定2006年11月會帶隊再次參加韓國中央日報馬拉松,所以選擇開辦2006年4月份的鹿特丹馬拉松,那麼2006年上下半年都各有一個海外馬拉松比賽團。  

 

2006年最後一位參賽者過終點後,主辦單位舉行閉幕儀式。(圖片由作者提供)

 

  筆者旅遊回港後向學生們道出這項計劃,他們都雀躍萬分。參加過2004年的韓國馬拉松比賽後,他們也很想嘗試到歐洲參加比賽。於是筆者立即到旅行社門市部,道明來意,要求他們照辦筆者之前參加的12天團行程,只要騰出在荷蘭這兩天來參加鹿特丹馬拉松比賽便可。一星期後旅行社給筆者的行程報價是每位$26,880,並減少為11天團,筆者覺得價錢太貴,不合乎經濟原則,故暫時放下辦歐洲馬拉松比賽團計劃。

 

  2005年中,筆者在一本跑步月刊雜誌,看到一段廣告是另一間旅行社邀請了一位本地長跑教練及一位馬拉松跑手,帶領一個在11月的非洲馬拉松比賽團,歡迎有興趣人士參加,這是筆者第一次見到公開招收客人的馬拉松比賽團。這個廣告連續三期刊登在這本跑步雜誌,到了9月份,筆者在此雜誌找不到這個馬拉松比賽團廣告,於是打電話到這間旅行社查詢這個非洲團,才知道因為參加人數太少,已經取消了。

 

  筆者經過一番查詢,知道這個辦不成的馬拉松比賽團,是由那位經理負責,決定直接到旅行社毛遂自薦,向他道明來意,要求他們協辦鹿特丹馬拉松比賽團。這位經理表示,上次辦非洲馬拉松,連廣告費也蝕埋,惹老闆不高興,不敢再辦馬拉松比賽團了。筆者對他說,我們不需要招收街外客,我們有足夠參加者,只要開價合宜,便可以成團。他們剛巧有一個2006年4月,已經開始收客的歐洲11天旅行團,仍未有人報名參加,團費$16,799,可以給我們試試,他們決定夠人成團才通知他們的老闆。

 

  筆者當天向學生們推出這個團,立即有超過三十位學生參加。筆者聯絡負責這比賽團的經理,並要求他加開一個7天團,讓假期不足的跑手,跑完比賽可以立即返香港。由這個鹿特丹馬拉松比賽團開始,這間旅行社一直為我們辦了幾年歐美馬拉松比賽團,所有長線團也是由他們辦理。

 

  這次經驗告訴我們:永不放棄,機會是要自己爭取!

 

2014年鹿特丹馬拉松比賽,最後一位參賽者過終點前拍攝,當時他由女兒陪伴跑最後一程,後面也有超過20架電單車護送他過終點。但2014年則安排多了約50位義工,他們穿著紅色風摟,分別站在兩旁,手持長長紙炮,當最後跑手經過時向空中發放,迎接他返回終點。(圖片由作者提供) 

2014年最後一位參賽者過終點後,得到市長歡迎,並頒發完成獎牌,主辦單位繼而舉行閉幕儀式。(圖片由作者提供)

全團參加者於比賽前在終點龍門前拍攝留念。(圖片由作者提供)

參賽跑手於比賽前一天進行晨跑前拍攝,讓氣管適應當地寒冷天氣,以免比賽時喉部不適。(圖片由作者提供)

筆者與眾多觀眾在終點等候全場冠軍跑手衝線前一刻。(圖片由作者提供)

鹿特丹馬拉松終點比較窄,當日同時舉辦10公里比賽,因參賽人數眾多,跑手需要排隊過終點。(圖片由作者提供)

終點前30米左右,人山人海衝向終點,可謂終點的高峯期。 (圖片由作者提供)

2006年鹿特丹馬拉松比賽,最後一位參賽者過終點前拍攝的錄影帶,他後面有超過20架電單車護送他過終點。因是從錄影帶中抽出來,所以有些文字在畫面註解。(圖片由作者提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