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新冠疫苗】預計第二針反應更明顯!點解針口痛不要按摩?邊8種情況要立即求醫?專家教處理針後副作用

【新冠疫苗】預計第二針反應更明顯!點解針口痛不要按摩?邊8種情況要立即求醫?專家教處理針後副作用

健康大晒

  本港市民陸續開始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早前已有不少專家指第二針因屬補充劑,用作增加體內抗體,「預告」副作用將比第一針多,而且更為強烈,如出現發燒、針口紅腫、疲倦等等,建議市民申請半日至一日假期在家休息。雖然發燒、針口痛、肌肉痛等屬預期內的疫苗副作用,但每人因身體情況有異,副作用的程度亦會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完全沒有不適,有些人的不適卻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註冊藥劑師廖家康就常見疫苗副作用,教大家自行處理部分針後不適,更提醒大家避免一些NG行為,以免加劇痛楚!

 

針後常見副作用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

 

1.針口痛:按摩?No!

 

  接種疫苗後,針口位疼痛屬正常反應,有些人或在附近按摩紓緩不適,廖家康則不建議!因人手按摩難以控制力度,有機會用力不當增加針口位的紅腫情況,尤其女士肌肉量較少,用力按摩或者會加劇痛楚。至於正服用薄血丸、抗血小板藥、抗凝血藥等人士更要避免,在針口位附近按摩或增出血情況。

 

2.肌肉痛:切忌冰敷和熱敷!

 

  打針後如出現肌肉疼痛,廖家康指可以用常溫的水或凍水沾濕毛巾,敷在患處,但應避免患處出現溫差過大的情況,因此不建議熱敷(如用電熱顫或熱毛巾)或者冰敷,以免加強該處的血液循環,增加出血和紅腫情況,又或使皮膚過冷致肌肉收縮,加強痛楚。

 

3.頭痛:止痛藥睇分量

 

  若針後感頭痛可服用止痛藥,如撲熱息痛(Paracetamol)、布洛芬(Ibuprofen)等,但需留意各種藥物的每日上限,以免服用過多損害肝臟。市面上常見的撲熱息痛藥物為必理痛,廖家康指頭痛時可服用一至兩粒,每粒必理痛含500毫克撲熱息痛,每日最多只能吃8粒。至於布洛芬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每次可吃一至兩粒,但因止痛作用較強,其每日上限為1,200毫克,即最多只可吃6粒。

 

4.發燒:服藥未見退燒要求醫

 

  打針後發燒屬正常情況,代表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在運作;廖家康建議發燒時可服用撲熱息痛、布洛芬等消炎止痛藥幫助退燒及紓緩不適,服藥後亦應多加休息。一般服藥後發熱情況會改善,但若服藥兩至三小時後量體溫卻未見降溫,就應求醫。

 

  上述的常見副作用大多能靠接種者自行處理,但廖家康指出現以下情況,因並非尋常的副作用,建議馬上求醫:

 

  • 頭暈
  • 血壓上升
  • 休克、暈倒
  • 心悸(不論跳得過快或過慢)
  • 呼吸困難
  • 視力受損
  • 手腳不尋常地抽搐
  • 長出紅疹
  • 氣促

 

  專家紛紛預告第二劑副作用更強烈,休息對於接種者而言更為重要,廖家康提醒打針當日別安排太多活動,盡量多休息;打針後最好有人陪同,盡量別獨留家中,尤其長者,即使出現任何嚴重副作用都能有人在旁照顧、及時處理。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