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痛風注意】素食、魚類低嘌呤?豆腐菇類與紅肉同grade!黃豆嘌呤媲美豬肝!小心痛風陷阱

【痛風注意】素食、魚類低嘌呤?豆腐菇類與紅肉同grade!黃豆嘌呤媲美豬肝!小心痛風陷阱

健康解「迷」

  俗語說食得是福,但對痛風患者而言,避開飲食陷阱才能免除苦痛。有營養師指出,不少人認為素食嘌呤量必然較低,卻不知豆腐、冬菇等蔬菜,與牛肉等肉食同是中嘌呤食物。有風濕科醫生指,不乏病人認為「魚肉比紅肉」嘌吟量低,因而不戒口,甚至一日三餐狂食魚,致痛風結石卡住膝關節,雙腳一度不能彎曲。

 

營養師吳耀芬

 

  要解決痛風問題,首要從改善飲食開始。「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吳耀芬(Kathy)指出,嘌呤除可在體內自行合成,亦可經食物攝取,而且與常人認為「素食必定低嘌呤」的想法相異,不論是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都含有嘌呤,而豆腐丶豆漿丶冬菇的嘌呤量,原來與羊肉、牛肉相若。

 

 

黃豆與豬肝牛肝 同屬高嘌呤

 

  她說︰「不少人知道貝殼類海鮮,如蠔、青口,及內臟類如豬肝、牛肝都屬高嘌呤食物,卻不知黃豆原來亦是『同類』;其他豆類如紅豆、綠豆、黑豆亦是中嘌呤食物。」

 

  Kathy補充,現時國際上未有統一的嘌呤日均建議攝取量,僅日本有建議每人每日從膳食攝取嘌呤應少於400毫克。她說︰「痛風患者若採用低嘌呤飲食,一般有助降低血液中尿酸水平,惟仍要多元化飲食才能避免營養不良,故建議患者間中仍可吃中嘌呤食物,但高嘌呤食物要可免則免。」

 

有患者餐餐食魚 膝痛企唔直

 

風濕科專科醫生余嘉龍

 

  風濕科專科醫生余嘉龍表示,痛風出現涉及遺傳和飲食因素,部分人身體代謝能力高,即使多吃亦未必會出現尿酸結晶;而一般患者在改吃素菜後,病情都有改善︰「雖然蔬菜亦含嘌呤,但平均比肉食低,只要慎選食物,多數可改善痛風現況。」他補充,最多人誤會是魚肉較紅肉低嘌呤,殊不知正正相反︰「曾有40、50歲患者本身經營魚檔,出現痛風後戒吃肉,一日三餐都吃魚、煲魚湯飲,結果尿酸結晶愈來愈大,卡住膝關節,令他痛到不能企直,亦不能彎曲雙腿。」

 

醫生指,一般痛風問題可通過飲食控制改善,惟若尿酸結晶「發大」致關節變形,即使服藥亦難再令手腳復常。

 

  余醫生續說,因魚類不易吃滯,患者不自覺會「全條魚食晒」,變相攝取量較紅肉更高,令尿酸問題加劇︰「老火湯亦是另一個陷阱,因肉類經長時間烹煮後,嘌呤會釋放至湯水中,更易為人體攝取。」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