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中藥字典:茯苓vs土茯苓!一字之差功效大不同!一款健脾去濕,一款清熱解毒!點食法最好?(附食療食譜)

中藥字典:茯苓vs土茯苓!一字之差功效大不同!一款健脾去濕,一款清熱解毒!點食法最好?(附食療食譜)

中醫話

  廣東人煲去濕湯水,特別喜愛用到土茯苓;亦有人喜歡煲茯苓白朮水去濕。「茯苓」和「土茯苓」之間只差一個字,有很多人把他們混淆,但兩者的功效其實相差甚遠!究竟茯苓和土茯苓有甚麼分別?適用於甚麼體質人士?今期爲大家介紹一下!

 

茯苓:主力健脾去濕

 

  《淮南子》記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茯苓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中藥。茯苓是一種真菌類中藥,主產於雲南,故亦稱雲苓。其味甘、淡,性平,外皮薄且粗糙,呈褐色,去皮入藥,菌核內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塊,稱白茯苓或茯苓,長於健脾。帶有松根的白色部分,稱為茯神,偏於安神。茯苓聞起來多沒有味道,嚼起來比較黏牙,是藥食兩用的藥材,亦可煮粥或磨粉製成糕點。古代醫家多認為,茯苓藥性緩和,善利水濕,若與粳米煮粥療效尤好。

 

茯苓藥性緩和,善利水濕。

 

土茯苓:清熱解毒力強

 

  土茯苓是植物類中藥,爲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口感微澀。其成品呈長圓形或不規則的薄片,邊緣不整齊,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用水浸潤後摸起來手感比較光滑。由於土茯苓主力解毒利濕,所以經常與一些清熱解毒藥材合製成涼茶,如著名的龜苓膏,用來治療痤瘡、濕疹等南方常見皮膚病。

 

 

下一頁:兩者功效比較、食療詳細食譜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