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早晚溫差大可誘發肩周炎?日痛夜痛睡不好,中醫針灸使得!(附保健食療)

早晚溫差大可誘發肩周炎?日痛夜痛睡不好,中醫針灸使得!(附保健食療)

譚莉英
美女中醫

  炎熱的深秋,並沒有帶來一絲浪漫,雖則未至於懷疑愛情,畢竟,人生活了半輩子,酷熱天氣顛倒了人生的經驗,也不得不令我懷疑人生!別以為陽光普照便能提升正氣,早晚溫差之大,偶一不慎忽略保溫,也足以令陽氣受損而誘發肩周炎,Pat便是其中一人。

 

  Pat皺著眉頭問道:「譚博你好,我不知是扭傷抑或睡覺時壓著,肩膊突然間疼痛且抬不起來。向前抬痠痛、後屈又不利,現在連穿衣或日常基本動作也受影響,痛得我睡覺也不安寧。究竟我發生了甚麼事?」

 

  經詳細診斷後,我跟Pat說:「你患的是肩周炎。」

 

  Pat皺起眉頭表示不解。

 

  我續:「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俗稱凍結肩、五十肩。以肩部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且見日益嚴重。

 

  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

 

  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所以又稱為五十肩,但近20-30年,肩關節炎的發病並沒有明顯的年齡區分。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活動功能。

 

  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Pat緊張地說:「我就是這種情況,除了肩,連手臂、頸、後枕、背脊都有疼痛,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呢?」

 

  我答:「風、濕、寒、熱、瘀皆可致病,其分型包括:

 

  1. 風痹:患者肩部痠楚疼痛,痛無定點,關節屈伸不利;

 

  2. 濕痹:患者肩部較沉重、疼痛,痛有定點;另外,濕痹患者還可出現浮腫症狀,按壓時出現凹陷,關節較痠痛,屈伸不利,局部皮膚較麻木或遲鈍;

 

  3. 寒痹:患者肩部受寒,痛較劇烈且有固定點;

 

  4. 熱痹:起病較急,關節出現紅腫,一碰即痛;

 

  5. 瘀血:屬於瘀血阻絡、結構移位或慢性經脈、肌腱的勞損,局部肩關節出現腫脹,皮膚顏色紫暗,關節疼痛,痛點固定,功能活動受限。」

 

  Pat點頭說:「我一定是瘀血阻絡,日日頭耷耷,不是對著電腦就是望住手機,肩、頸、膊想不勞損都幾難!有甚麼方法可以盡快幫我處理?日夜疼痛,睡眠又差,很辛苦,很躁底啊!」

 

  我答:「中醫治療肩周炎常用針灸,有立竿見影之效。選穴以手陽明經、手少陽經、手太陽經穴為主,如:肩髃、肩貞、臂臑、曲池、外關等,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1次,7次為1療程。」

 

  Pat續問:「平時可以怎樣護理?」

 

  我答:「患者亦可選擇在家煲湯、粥服用,以助緩解症狀。

 

1. 桑枝雞湯(一人分量)

材料:老桑枝60克,老母雞1隻,海鹽少許。

做法:將桑枝切成小段,與雞共煮至爛熟湯濃即成,加鹽調味。

服法:熱服,飲湯吃肉。

禁忌:感冒患者、老人、小孩、大病、久病和長期病患者,服用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

 

2. 白芍桃仁粥(一人分量)

材料:白芍15克,桃仁10克,粳米60克,海鹽適量。

做法:先將白芍水煎取液,約500毫升;再把桃仁去皮尖,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為稀粥,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服法:熱服。

禁忌:感冒患者、月經期間、孕婦、老人、小孩、大病、久病和長期病患者,服用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

 

  以上食療,連試兩天。 若果情況仍然未能改善,便要接受針灸治療。  」

 

  Pat笑說:「又要煲,又未必是最佳效果,我一定揀針灸啦。」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