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冬天長者「難關」!長者保暖首重哪些部位?中醫推介3款養腎防寒進補食療!果仁粥簡單好味有益(附食譜)

冬天長者「難關」!長者保暖首重哪些部位?中醫推介3款養腎防寒進補食療!果仁粥簡單好味有益(附食譜)

中醫話

  「大雪」過後又接著冬至,中國傳統認為冬至大過過年,冬至養生保健不可缺。從冬至開始進入「數九」,數九後氣溫低而且變化大,寒冷對呼吸系統影響最為明顯,由於長者不能迅速適應寒冷刺激,每遇降溫就容易感冒,而且容易併發肺炎。寒冷氣溫還可以改變血管周圍阻力和彈性,所以冬至前後是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臟病、高血壓,腎病等高危季節。因此,坊間常說「冬至老人關」,冬季對於長者確是一個難關。今期請來註冊中醫師張立彤同大家講講冬至養生貼士,等大家一起平安共渡難關!

 

上下保暖要做「足」

 

  張醫師提醒,長者必須注意頭部、頸部、雙腳保暖。從中醫角度看,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手足三陽經均會聚於頭,所以出門要戴好帽子和圍巾,以保證頭頸部良好的血液循環,這對預防呼吸道感染尤為重要。此外,長者還應特別注意下肢保暖。俗話說「寒從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長者的末梢血液循環差,天氣轉冷最先感到腳冷,足下寒冷不僅影響兩足,還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呼吸道微小血管反應性收縮。足底穴位與內臟關係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一是穿好鞋,防止跌跤;二是平時多活動腳部,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三是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

 

與日光同行適當睡懶覺

 

  《內經》:「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出,去寒就暖,無泄皮膚,此冬日養藏之道也。」意即在冬天,可早睡晚起,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待太陽出來後再起床,有助保護人體陽氣。戶外鍛煉,曬曬太陽,除了吸引維他命D及幫助體內生產多巴胺外,曬背部可溫督脈。背部主持陽經的督脈,通過太陽的溫煦,可以促進氣血暢通。

 

冬季飲食養腎防寒

 

  冬季飲食,切忌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最宜食用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中醫認為人之衰老,腎精先枯。「腎為先天之本」,若腎精不足,腎陽則失其滋養;其次,脾胃之運化、情志、精神、性格、心境等均對延年益壽很重要。溫補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雞肉、鹿茸等,益腎食品有腰果、芡實、淮山、栗子、芝麻、核桃等。另外,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黑豆等,都有助補養腎氣,抵抗寒冷。

 

下一頁:中醫推介冬至養生食療食譜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