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經常痰上頸!咳不出又咽不下?中醫:可能是「梅核氣」!兩款食療緩解痰症

經常痰上頸!咳不出又咽不下?中醫:可能是「梅核氣」!兩款食療緩解痰症

健康解「迷」

  農曆新年期間食應節糖果難免「惹痰」,但「痰」原來不一定「有形」。有中醫師指出,「無形之痰」可潛伏在身體不同器官,引致不同疾病,甚至有「百病皆因痰作祟」之說,惟若痰液咯之不出又咽之不下,則可能是「梅核氣」作祟,要留意會否是精神壓力太大或有情緒問題。

 

註冊中醫師許懿清

 

  一般認知的痰大多與肺部疾病有關,註冊中醫師許懿清指,凡是異常積聚的水液都可稱為「痰飲」,當中較黏滯者為「痰」,較清稀者為「飲」,前者較易致病,更可藏在臟腑及經絡之中,例如若聚在胃部可引起胃脹、噁心、嘔吐;在心腦則可引發心神失常、精神錯亂,所以有「怪病多痰」、「百病皆因痰作祟」等說法。

 

  痰飲藏在臟腑可以致病,但另一種「無形之痰」則非常困擾,例如不少人都試過「痰上頸」但「咳唔出」,許醫師指,若排除是其他咽喉病變,可歸為「梅核氣」,即異物感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主要是因為氣鬱氣滯、脾失健運而聚濕生痰,痰氣互結於喉而發病,在肝病、咽喉或精神疾病都可能見此病證,意味情緒問題可能為成因之一,例如因壓力大、肝氣鬱結、情志不暢,即與西醫所稱的「喉球症」相似。

 

太大力咳 反傷咽喉

 

  許稱,「梅核氣」症狀可能時發時止,患者咽喉有異物感覺,但又不影響進食,多發於青中年人,又以女性居多,要因應各人情況而對症治療,有時可能會合併多種痰濕問題,但提醒若執意咳出「異物」,甚至長期因此「大大力」咳,恐會傷及咽喉肌肉,反而會加劇喉嚨痛、口乾、聲音沙啞、過敏等問題,建議可試用兩款簡單食療,來緩解症狀。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