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中招點算?歸納中醫臨床15要點應對!不建議飲薑水、洋葱水、吃必理痛?(附食療及按摩穴位)

中招點算?歸納中醫臨床15要點應對!不建議飲薑水、洋葱水、吃必理痛?(附食療及按摩穴位)

譚莉英
美女中醫

   近期Omicron勁爆,我們診所的網上視像診斷服務從2020年初開始運作以來,破單月升幅,當中也有不少是COVID-19 檢測確診陽性患者。由於近期爆疫嚴重,令人心徬徨,所以歸納出以下15 點臨床經驗,希望有助大家參考。

 

1. 中疫點算?

 

  首先要冷靜,平心靜氣,不要緊張,因為緊張都冇用,這是訓練自我解難能力的機會。若果有相熟的網上視像診斷服務中醫,務必馬上致電預約,否則,一定冇位,現在確診個案或擔心自己會確診的人數眾多,實在一位難求。

 

      若果沒有相熟的視診中醫,也要將自己情緒先沉澱下來,否則容易導致肝氣鬱結、鬱而化火、火毒內攻,導致病毒肆虐。 有病人中疫之後引發驚恐症,產生多種病徵(如:心悸、震顫、抽筋、頭暈、煩躁甚至幻覺、幻聽等),主要不是Covid引起,而是驚恐症。就算不出驚恐症,恐慌也會令免疫力下降,加重病情,臨床上很常見。

 

2. 應否隔離?

 

  其實不需等結果,因為由發病到檢測報告出來,可能已經是七日之後的事,一般病毒如果處理得宜,七天也離你而去,當然,就算馬上得知被確診,若果處理不當,可能一世跟住你尾。

 

  所以請看下面症狀,如果懷疑已經中疫,先洗手,戴上口罩,一定要做好清潔。 若有體弱、老人或小朋友同住,要考慮不只是把自己隔離,也盡量把小朋友、老人和體弱者隔離,不要等到陽性報告才隔離家人,因為已經太遲。安排好家人起居和隔離,之後就是在家好好休息,找相熟的中醫跟進你的病情。

 

3. 應否馬上去急症室?

 

  發高燒、咳,你可考慮不用急於去急症室,因為去到都只是凍住瞓街,很大機會去到都只有⋯⋯等,並無特效藥食,最後都只獲派退燒藥、咳水,跟你去藥房買分別不大。但問題是這些藥物對抗病毒完全無效。你去醫院期間還會傳染人,四處奔波加上情緒不穩令體內陽氣凋亡,使身體情況更差。當然,大家也可根據衛生署的最新建議。

 

4. Omicron是否比Delta輕?

 

  重症及死亡率肯定是較低的。Omicron的上呼吸道與肺炎症狀比較少,但氣管炎引起狂乾咳的情況更猛,傳染力亦較強。 喘較少,肺功能破壞較細,血氧不降,故重症及死亡率相對較低。但是Omicron亦可以引至嚴重的氣管炎或支氣管炎,以及身體機能問題如:胃口差、腹瀉便溏、疲倦等,令人十分辛苦及病程長(可長達數周甚至更長)。

 

  若很擔心,懷疑可能係Delta(因為較易死人),不知幾時應該去醫院,可以在坊間購買Oximeter夾手指測血氧,血氧93以上不用入院。暫時見Omicron血氧很少降至93以下。有個指標,是否較為會安心呢!

 

5. Omicron有甚麼最明顯臨床病徵?

 

  乾咳。初春潮濕,理應濕重,秋燥才會乾,所以乾咳是很明顯的警號。Covid初起就是咽喉痕痛 / 痕、乾咳。其他特別症狀包括:口乾、疲倦感、肌肉痛、寒熱往來、半夜出汗、味覺異常。還有一些和感冒相似的症狀,如:發燒(不一定會出現)、頭暈、頭痛、作嘔、胃納欠佳、便秘、腹瀉或腦霧等。

 

6. Omicron和Delta有甚麼不同的症狀?

 

  Delta:發熱、喉痛、乾咳或痰咳、氣喘愈趨嚴重,數日至一星期後或有血氧下降危重化傾向,並見疲倦、骨痛、味覺異常(素體濕重病人尤甚)、失眠。 發燒比較明顯。

 

  未有Omicron時,每次視診Covid病人,必建議購買Oximeter檢測血氧,因為血氧過低是轉危重的警示。低於93開始轉重,亦比較喘。最低見過80。

 

  注意,退燒不一定是好轉!

 

  若體內血氧已支援不了過高的新陳代謝,燒反而會退,重點要留意血氧、整體精神和身體機能。若果神志昏沉,就算燒退下來,也會出事,所以千萬別以為有事、冇事,服用退燒藥便完事。就等於煲水時,突然煤氣不足(陽氣不足),水便煲不沸來,這是陽氣敗壞的重要指標,緊記退燒不等如康復。

 

  Delta實熱症比較多,所以多見:發熱、喉痛、咳喘、痰黃,但精神尚可,神志清醒。

 

  身體較虛寒的,熱像不明顯,鼻水、痰甚至是透明,但咳喘嚴重,同時可見胃口差及腹瀉,這是轉危重前的情況,宜盡快扶正。若邪盛正虛,發熱持續,肺功能加速敗壞,全無胃口,甚至亡陽汗出不止,會導致亡陽死亡。

 

  今年2月上旬開始,透過視診Omicron病人,症狀最大分別是,很少喘。有病人連燒12日而不喘,血氧95。若是Delta,血氧必降低過90。

 

  Omicron:大部分乾咳、口乾舌燥,亦有體虛病人表現為表寒症:如:鼻水清稀、白痰、不渴、無燒。雖為表寒,但仍要留意肺熱情況,有病人見寒就搏命泡薑茶、燉洋葱、燉橙、焗陳皮水等長期飲用,結果導致肺熱加重,咳到聲音嘶啞。

 

7. 自我快速檢查,可否驗到Omicron?

 

  只能作客觀性參考,千萬別盡信。主要因為Omicron在上呼吸道的病毒量少,加上自行取樣本未必能準確地取樣。所以,若果無病徵,作為安心上班出行,還是可以。有病徵,就別盡信。

 

8. 點為之中疫?

 

  有以上病徵,務必馬上接受治療,無必要膽顫心驚等到確診陽性才行動,因為到最後,也是治療,甚至可能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下頁睇其餘7點︰食療、穴位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