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精準揪出遠端肺癌!中大採用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檢查,及時確診、提高療效,病人全無併發症

精準揪出遠端肺癌!中大採用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檢查,及時確診、提高療效,病人全無併發症

健康解「迷」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近年更見年輕化,且更多非吸煙患者,不少病變位置更位於肺部遠端,傳統手段難及時診斷。中大醫學院去年底開始使用「混合手術室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手術」,借助精確導航科技,成功為18名病人完成檢查及確診,是美國以外首個使用團隊,病人全無出現併發症,最快即日可出院。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教授吳士衡

 

  以往因吸煙引起的肺癌主要屬鱗狀細胞癌,但近年病人少吸煙,較多屬腺瘤細胞癌,通常更在肺遠端,兩大傳統診斷手法各有限制,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教授吳士衡解釋,穿皮刺針檢查有機會引致氣胸,且肺功能較差的病人難恢復,病變位置更有可能被骨頭或血管擋住,以致「抽唔中或抽唔夠(樣本)」;若以氣管鏡經口或鼻入氣管,再鉗取組織,則只可去到肺近中間位置,亦難處理遠端病變。

 

對準腫瘤抽組織 及時確診提高療效

 

混合手術室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檢查,借助機械臂「操刀」,配合實時鏡頭及電腦合成影像「導航」,可準確及快速到達肺遠端,對準腫瘤抽組織。

 

  中大醫學院自2015年引入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到去年12月起提供混合手術室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檢查。吳稱,醫生只需手持遊戲機手掣般的控制器,借助機械臂「操刀」,配合實時鏡頭及電腦合成影像「導航」,可準確及快速到達肺遠端,並對準腫瘤抽組織;若及時確診,有望提高治療成效。

 

  中大直至上月已完成18宗相關手術,包括15宗活檢及3宗進行染料標記以便稍後切除。醫學院心胸外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劉穎虹醫生指,一名77歲病人曾患膽囊癌及接受根治手術,最近發現肺部有新腫塊,要抽組織診斷及確立治療方案,惟腫塊處於肺遠端,傳統支氣管鏡未能到達,穿刺活檢時出現氣胸,且未能確診,但接受新手術後當晚已可回家,事後確認屬癌擴散,可用微創手術切除。

 

  吳士衡指,病人只要經評估可接受輕度全身麻醉即可施手術,麻醉目的是避免活動或咳嗽影響導航。劉穎虹補充,若病人正服用會影響出血的藥物要提前停藥,但手術本身出血機會低,病人術後休養一兩小時即可出院,暫未遇嚴重出血或併發症。

 

中大醫學院應用 美國以外首例

 

  目前手術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中大醫學院是美國以外首個應用機構,病人暫毋須付費。對手術可否在港普及,吳士衡指正向醫管局申請,綜合香港及外國數據有望得到批准,但直言難完全取代舊有診斷手法,且非每間醫院都具所需電腦掃描配套,亦要平衡手術室使用時間,料新手術每年最多可做100個。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