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究:新冠康復者易患乾眼症!視力糢糊、痕癢、疼痛,逾兩成人有最少一種症狀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究:新冠康復者易患乾眼症!視力糢糊、痕癢、疼痛,逾兩成人有最少一種症狀

健康解「迷」

  多個研究顯示新冠患者康復後仍需面對各種後遺症,中大研究發現,康復者患有乾眼症及出現相關症狀的發生率較常人高,約22%康復者會有最少一種症狀,且CT值(病毒載量,CT值愈低代表病毒量較高)每降低1個值,首月內出現相關症狀的機會率將提高1成,呼籲大眾盡快接種疫苗,除可防止重症,亦可預防其他後遺症。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主任譚智勇指,乾眼症源於淚膜不穩定及淚液的滲透壓增加,導致眼球表面出現炎症,並對眼睛表面結構和眼表神經造成損害,常見症狀包括眼澀、疼痛、怕光和視力模糊等,估計本港現有3成人患此病。

 

 

中大:逾2成康復者 有相關症狀

 

  該學系的研究團隊前年為228名同年2月至12月期間確診1至3個月、且此前眼部狀況正常的人士,以及109名健康人士進行全面眼科評估和檢查,結果發現22%新冠康復者會有最少一種乾眼症相關症狀,當中單一最多的是視力模糊,達9%。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研究團隊籲市民盡早接種新冠疫苗。左起為莊金隆、彭智培、譚智勇及尹浩柟。

 

  其他實驗亦發現,新冠康復者的眼瞼板腺功能障礙評分中位數為1.14分(3分為最嚴重),健康人士則只有0.92分,代表淚水將更快蒸發;該學系副教授莊金隆解釋,眼瞼板腺可分泌油脂,以減慢淚水的揮發,如出現問題,其出口將出現更多腫脹和發炎,甚至令油脂變成固體。

 

  另外,新冠康復者在「角膜螢光素染色試驗」的陽性比例達48.9%,比健康人士多近1成,代表其眼角膜表面有較多破損情況;如康復者住院時曾接受補充氧氣治療,其淚液蒸發速度會較其他人短1.6秒,而一般人會眨眼10秒以上才會蒸發。

 

  該學系助理教授尹浩柟亦指,研究亦發現,患者入院後首個呼吸道樣本的CT值,只要每降低1個值,康復後1個月內出現任何乾眼症相關眼表症狀的風險就會增加約1成,代表感染程度愈嚴重,患者康復後淚液不穩定的風險愈高。

 

籲盡早接種疫苗 防新冠後遺症

 

  莊金隆認為,研究結果顯示接種疫苗是預防染疫後出現重症和後遺症的最好辦法,呼籲市民盡早接種,如康復或隔離後眼乾症狀持續嚴重,應考慮求醫。譚智勇強調,不少乾眼症的症狀屬於可控,例如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看書半小時後休息3至5分鐘,在室內使用加濕器等。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