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肩頸膊痛拉筋就鬆到?未必!跟治療師做伸展動作,改善關節、肌肉活動能力!(附影片教學)

肩頸膊痛拉筋就鬆到?未必!跟治療師做伸展動作,改善關節、肌肉活動能力!(附影片教學)

Oscar 治療師
都市痛症

  肌肉失衡或姿勢不良,需透過運動治療、運動訓練等來改善動作控制能力,並調整肌肉長度,更重要的是,改變生活形態跟習慣。

 

  「我都有伸展啊,為甚麼覺得還是很緊?」

 

  「教練說我會這樣,一定沒有好好拉筋!」

 

  伸展看似簡單,容易學會,所以遇到各種「覺得緊」的狀況,大家就是「拉、拉、拉」。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運動、伸展」也是要經過個別化設計的,每個人狀況不同,對應的伸展方式也不同。再者,如果每天寒背8個小時,每週只進行一小陣子的伸展、拉筋,或是奢侈一點的,享受別人為你進行伸展運動,那麼你的改善又能如何? 這是肯定有限的。復康運動或伸展是一種治療方式,即稱為運動治療(exercise therapy)或治療性運動(therapeutic exercise),是需由物理治療師所擬定的。多數會由先從平常的姿勢開始調整,並在運動訓練時盡可能保持在「肌肉平衡,正中位置」下進行。

 

  而一般坊間的伸展方法,是如何把所有肌肉都拉鬆,但我們的醫療訓練概念就是避免讓「鬆的肌肉伸展的更鬆,緊的肌肉還是緊的」,其概念為「Relative stiffness」或「Relative flexibility」。在復康級別的伸展過程中,張力低或較不緊繃的肌肉,更容易被拉長,而張力高或較緊繃的肌肉,較不容易被伸展到。因此,我們在做一個全身性的伸展(能同時伸展到許多肌肉的),真正被伸展到的,往往不是「已經很緊繃的肌肉」,而是「已經很軟、鬆的肌肉」。長期下來,「短的肌肉還是短,長的肌肉變得更長」

 

  原因是大多緊繃、粗壯的肌肉,需要更大的力才會被拉長,相較於柔軟、細長的肌肉。想像成把兩條不同粗細的橡皮筋綁在一起,同時向外拉,較細長的被拉長的幅度特別多。我們能做的是在伸展過程中「先把被容易伸展的位置,先固定住或穩定住,接著再把想要伸展的部位,逐漸拉開」,就以肩胛骨週邊的肌肉及肩膊活動為例,肩胛的活動共分為三對相對的運動方向,每組都會對肩膊關節的活動造成不同的正反回饋,最差的時候便會引起痛症或勞損。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一跳...膝蓋的關節走位了,甩骹的肩膊多逍遙,無人能從沒有創傷…」


  在處理一些運動創傷或運動人的問題時,我多傾向使用Dynamic stretching (動態training)的方式處理,先改善關節活動,然後是改善肌肉的活動次,肩胛穩定性等。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未有垮掉, 困難每人也不少…」

 

  伸展運動的確需要和復康運動相輔相成,更要由物理治療師先作評估及作出指導,否則當發現僵緊的肌肉還是沒有伸展開來,大家會更努力地伸展,但反而較鬆的肌肉或部位,已經被拉扯到「極限」,軟組織「垮掉」的話,可能導致肌肉拉傷、韌帶或關節囊損傷、甚至更多的問題。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