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玉屏風散

玉屏風散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新冠疫病全球抗疫兩年多,一波接一波,變種病毒不斷,似完未完。總結兩年多的防疫抗疫經驗,凸顯了中醫藥在疫病流行中發揮的作用,功不可沒。現在不單中國人認識到抗新冠病毒的方劑,連世界各國不同人種都可以說出三藥三方、連花清瘟、藿香正氣等治疫病的中成藥的名稱。

 

  其實新冠肺疫爆發初期,最早期未開發主治新冠用藥前,建議使用的經方是玉屏風散,當時中港台多位醫師不約而同都大力推薦使用玉屏風散,作為防疫保命的方劑。

 

疫危保命方

 

  自元代以後,每逢中國碰到有瘟疫發生,關乎人民大眾安危的,防疫第一線方劑就是玉屏風散。近數十年流行病疫不斷,玉屏風散還是放在首要治病的選擇:

 

  1、2013年,多個省市衞生廳地發布中醫藥預防方案,制定併發布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建議用中成藥玉屏風顆粒預防禽流感。

 

  2、2012年,《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中成藥)》指出,玉屏風顆粒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變態反應等作用,臨牀應用於自汗、體虛易感冒等症狀。

 

  3、2012年《中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玉屏風顆粒作為治療小兒哮喘、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的推薦用藥。

 

  4、2012年中華中醫學會出版《中醫皮膚科常見病診療指南》,玉屏風顆粒入選該診療指南,作為癮疹(慢性蕁麻疹)的推薦治療用藥。

 

  5、玉屏風顆粒入選201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療指南》,採用其應用於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的COPD穩定期治療。

 

  近月Omicron肆虐全球,中台醫師重新檢視扶正祛邪醫案,以玉屏風散為基礎,加入藿香、連翹等藥材成加味方劑,研究加强人體免疫力的預防茶飲,比諸患病後再治療奏效。

 

應用指南

 

  玉屏風散的特性,可參考摘自《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臨牀應用規範:

 

  1、自汗,多由氣虛衞外不固所致,症見自汗,惡風,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弱。

 

  2、體虛易感冒,由表虛不固所致,症見神疲乏力,自汗惡風,反覆感冒,舌淡,脈虛。



(iStock圖片)

 

  此外玉屏風顆粒還有治療反覆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小兒腎病綜合徵、復發性口腔潰瘍的文獻報道。

 

  其藥理作用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變態反應等功效,並且用藥無特殊禁忌,亦未檢索到不良反應報道,大致對廣大人群用藥安全。

 

經方出處

 

  玉屏風散出處眾説紛紜,一説出自《丹溪心法》一書,作者朱震亨,義烏丹溪人,世稱為朱丹溪,是元代著名的醫學家。《丹溪心法》一書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其他各科,較全面地反映了朱氏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玉屏風散就是朱氏臨床經驗的一個著名代表方。另一説法,玉屏風散由元代醫家危亦林創製,可斂汗固表,是體質虛弱者預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無論出自何人之手,玉屏風散源自元代,是沒有多少異議的。

 

  玉屏風散是專門針對體虛、肌膚不固易感冒者而設,常用於表虛自汗等病症。玉屏風散中的藥物只有黃芪、白术、防風三味,非常簡單,但其配伍卻非常嚴密。以益氣固表為主,固中有疏,散中有補,補散並用,相反相輔。是中醫用於扶正的經典名方之一。

 

  近代根據同病異治的原則,亦將本方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科及其他疑難雜症,臨床只要辨證準確,應用得當,常可獲得滿意療效。研究還表明,玉屏風散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之功效,在中成藥中的「丙種球蛋白」美稱,在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方名釋義

 

  玉,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屏風,宮門當門的小牆,為室內陳設而作為擋風或遮蔽障衛之物。本方補散兼施,通過補益肺氣,增強衛外的功能,使表固而汗自癒,猶如擋風的屏障。方名玉屏風,亦是以其補益衛氣。防風一藥又名屏風,乃治風用藥,遍行周身;黃芪補三焦而實衛的關鍵。寓散於補之中,散邪而不傷正。白朮健脾益氣,助黃芪以加強益氣固表功效。

 

  玉屏風散方劑組成用藥:黃芪,白朮,防風,傳統用藥以一錢為一份,比例為2:2:1,三味藥物共碾為細末混合均勻成為一劑,藥食同源。

 

  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風雨寒濕傷形,皮膚枯槁。汗出惡風,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用於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屬表虛不固而外感風邪者,以及腎小球腎炎易於傷風感冒而誘致病情反覆者。

 

下一頁:經方藥理研究、臨床應用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