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十大癌症之首!MET基因突變肺癌難察覺、易轉移!非煙民都會中招?

十大癌症之首!MET基因突變肺癌難察覺、易轉移!非煙民都會中招?

健康解「迷」

  肺癌是本港十大癌症之首,惟病徵不明顯,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指,約60%人確診時已屬晚期。而受疫情及移民潮影響,多了年輕人體檢,臨床揪出近20%新症。肺癌中最常見的非小細胞癌,當中約3%屬「外顯子14跳躍突變」(MET基因突變,下稱MET),患者年齡較兩極,非吸煙者亦有機會中招,且常轉移至骨、肝或腦部;推算每年有50至80宗新症,單一基因檢測未必能偵測MET,或致延誤醫治。

 

李宇聰指約60%人確診肺癌時已屬第4期,即腫瘤已擴散。

 

  香港腫瘤學研究學會創會主席李宇聰指,按醫管局2019年數據,肺癌是本港最高發病及致命癌症,隨人口老化恐再加劇。李指,肺癌初期病徵不明顯,部分患者因肺積水致呼吸急促等原因求醫,惟約60%人確診時已屬第4期,即腫瘤已擴散。

 

  疫下健康意識提高,加上移民潮湧現,李指,近期多了年輕人因輕微不適求醫、或在新冠疫苗針前作檢查、移民前驗身發現患肺癌,「佔臨床新症約10%至20%。」


肺癌初期難察 體檢揪出20%新症

 

  而肺癌中以非小細胞癌最常見,佔整體肺癌70%;當中較難治療的MET,研究數據指佔非小細胞癌病例約2.6%。李指,肺癌較少因遺傳導致,MET患者或因製造出異常蛋白,導致癌細胞不斷生長和擴散,易有骨、肝或腦轉移;即使化療,總緩解率(即腫瘤縮小程度)僅19%。他補充,其他基因突變肺癌較常見於年輕人,但MET患者年齡較兩極,高發年齡可由40多歲,一躍至80、90歲,「臨床上最年輕患者僅35歲,且不單吸煙者,非吸煙者亦可能有MET,推算本港每年約有50至80宗MET新症。」

 

 

MET患者 青壯年及長者皆有

 

  李指單一基因檢測一般先驗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未必能及時發現MET,且因取樣量少,常要重新抽針,所花時間及費用更多,或影響治療進度;建議若有吸煙史,尤應先做多重基因檢測。

 

  有50歲從事文職女士,去年4月確診肺癌,她本身無吸煙習慣,亦無不適,經常規身體檢查發現肺部有異,抽針取樣後做多重基因檢測,始確認為MET,電腦掃描更揭已擴散至淋巴和腦部,右腦有1厘米大腫瘤。幸服用標靶藥3個月後,腦腫瘤消失,其他腫瘤亦縮細,再配合電療後基本受控,現已復工。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