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新冠肺炎 | 仍受長新冠困擾?中醫臨床「三方三藥」+ 針灸療法,兩星期內有望解決新冠後遺症?兩款湯水 + 1款焗茶,健脾、清熱、燥濕!

新冠肺炎 | 仍受長新冠困擾?中醫臨床「三方三藥」+ 針灸療法,兩星期內有望解決新冠後遺症?兩款湯水 + 1款焗茶,健脾、清熱、燥濕!

中醫話

  新冠肺炎COVID-19不知不覺已經肆虐超過2年,第五波疫情後,本港仍維持每日二百多宗的感染個案。有專家指出,新冠肺炎很大機會變成「風土病」。隨著Omicron病毒株不斷變種,病毒甚至出現「免疫逃脫」現象,得以避過疫苗的保護力,穿越人體的血腦屏障而侵襲人體各個器官與免疫系統。即使新冠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但不少新冠康復者皆出現「長新冠」的症狀。

 

新冠後遺症有哪些?

 

  註冊中醫師温愛詩博士表示,根據各國醫學臨床報道,發現很多新冠康復者,核酸測試已「轉陰」,但臨床上卻出現各種「長新冠」現象(Long Covid)。美國的研究發現,約10至30%新冠感染者容易有新冠長期症狀,而四類人的風險比較高,包括感染早期的病毒量較高;體內產生自身抗體;體內皰疹病毒(EB病毒)被啟動和糖尿病患者。而這些症狀可以持續長達半年至九個月不等,長期不適影響人體機能正常運作,比患上新冠肺炎本身更可怕!「新冠腦霧」會出現:

 

 

 

 

  ● 身體極度疲乏

  ● 記憶力減退

  ● 精神恍惚

  ● 嗅覺與味覺損傷

  ● 氣喘

  ● 心肺呼吸功能低下

  ● 皮膚紅疹等

  ● 或男性睪丸縮小及影響性功能

 

(iStock圖片)

 

「三方三藥」加針灸可緩解長新冠

 

  温博士曾臨床結合中醫內治與針灸綜合療法,於2周內可以有助解除各項新冠後遺症的症狀。根據中醫五運六氣理論,2022年屬於壬寅年水濕木旺之年,碰上春天木氣偏旺,木火刑剋肺金。肝火與痰濕結聚與上焦肺胃咽喉部位,正是Omicron的臨床發病主要症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中醫專家引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推出治療新冠肺炎的著名「三方三藥」。「三方」指三款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三藥」指三款中藥湯劑: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溫博士建議根據各地天氣症狀,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而加減使用,效果顯著。

 

  温博士臨床也使用針灸治療新冠後遺症,使用穴位包括:曲池、手三里、合穀、太淵、肺腧、足三里、豐隆、三陰交、行間、鼻通、迎香、太陽、印堂等穴位,具有健脾益氣,清肺平肝,祛濕除痰,醒腦通竅作用。一般患者在首次針刺後即有改善,以5至6次為一療程,平補平瀉。

 

  温博士稱,中醫學認為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腎主腦髓,心主神明;脾為生痰之處,肺為儲痰之所;而生殖系統睪丸屬於肝腎經。因此,針灸與湯藥內服的綜合治療,通過調整人體肝脾腎功能,恢復氣機升降出入,幫助排出體內毒素,加快新冠患者感染後的徹底痊癒。

 

心情決定病情?飲食注意忌口

 

  温博士提醒,保持心情輕鬆愉快,避免憂傷惱怒,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若終日憂心忡忡,長期處於恐慌狀態,生氣鬱悶,可以使人體氣機逆亂,百病叢生,容易讓新冠病毒乘機入侵。另外,避免寒涼生冷、溫燥香辣、油膩食物;多食容易消化有營養,具健脾祛濕,潤肺清肝食物。新冠肺炎屬於濕邪蘊肺,瘟疫屬於毒熱。濕為陰邪,容易傷害人體陽氣。寒涼油膩食物容易聚濕生痰,辛辣食物引起病毒炎症。新冠患者多食具健脾祛濕,清肝潤肺食物,例如百合、生薏米、茯苓、炒扁豆、陳皮、淮山藥、西紅柿等。

 

下一頁:溫博士推介「三方食療」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