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抗變種!努力做好防疫

抗變種!努力做好防疫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兩周前,筆者還希望「堅壁清野」,助滅新冠,但近日疫情勢頭實在不妙,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香港乃至全球不少國家都出現疫情反彈,而Omicron BA.4和BA.5變種病毒,亦已在不少國家漸成氣候。

 

  香港昨新增1,323宗本地個案,對比兩周前每天500多宗,又已增逾倍,更不要說與之前較穩定時每天200至300宗相比。雖然昨只新增一宗懷疑Omicron BA.4或BA.5個案,但它們正是目前環球疫情反彈的推手,現時不少國家可能正預演著香港未來3個月至半年的疫情發展,星火燎原,防疫抗疫,絕不可掉以輕心。

 

要驚BA.4、BA.5

 

  《英國醫學期刊》最新發表的文章警告,Omicron變種正在英國驅動新一輪感染潮,而亞洲也面臨較大的風險,新加坡、印尼相繼表示,今年夏天或秋天將出現新一波BA.4、BA.5疫情;印度孟買的檢測陽性比率高達13.88%,接近印度平均水平的3倍。

 

  對Omicron猶有餘悸,我們為甚麼又要驚Omicron BA.4或BA.5變種病毒了? 因為與其他病毒一樣,Omicron變了種就更惡囉!目前我們對它們所知並不多,因為全球首個Omicron BA.4變異株最早是今年1月才於南非驗到,而BA.5也是稍遲於2月底才在南非發現的,病毒新貴,的確較為神秘。

 

狡猾變種避攻擊

 

  不過,這兩個變種病毒的刺突蛋白有類似的F486V變異,同時也攜帶L452R變異,令醫學界難免對其免疫逃逸能力和致病性有雙重擔憂。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聯合北大、中科院、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南開大學上周末在《自然》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就顯示,Omicron BA.4、BA.5呈現出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這與另外兩個國際頂級權威醫學研究的結論相同。

 

  「免疫逃逸」是病毒對人體免疫系統攻擊的逃避,若病毒可成功迴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就會增加我們半年內再受感染Omicron的機會,也即是「中完可以再中」,所以要格外留神。

 

(iStock圖片)

 

  英國統計署的數據顯示,上周英國新冠確診人數較前一周激增43%。英國這一輪疫情較令人憂慮的是較年長的人群感染數據上升,尤其是50-59歲這個年齡層未接種加強針的人。

 

  倫敦大學瑪利皇后學院資深講師Deepti Gurdasani稱,目前很難預測英國這一輪疫情會有多厲害,但目前較高的感染基線繼續抬升,將會導致醫療系統更難提供安全和緊急的醫療服務,可能會帶來更高水平的新冠後遺症。

 

以色列重新戒備

 

  由於Omicron BA.4和BA.5的傳播速度更快,即使是全球人均接種新冠疫苗數量最高的以色列,也警告 : 新一輪疫情可能已經來了!6月20日,以色列新增13,929個案,與5月下旬相比,激增6倍(596%)!近一半個案帶BA.5病毒,住院人數正在增加,可見BA.5已經在當地全面擴散,並成為當地最主流病毒(見圖)。

 

  以色列在這一波疫情早期,尚未對大型集會施加限制,到現在才考慮在室內的公共空間,重新規定民眾佩戴口罩。以色列專家還建議,為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的人,接種第5針疫苗,是後知後覺,還是多此一舉?

 

  面對BA.4和BA.5來勢洶洶,並開始在全球肆虐,我們要特別注意它們的致病性。日本熊本大學、東京大學、東京公共衞生研究院等機構在上月底的研究顯示,在動物活體實驗中,倉鼠感染BA.4和BA.5後,肺部的病毒載量更大,顯示病毒在倉鼠肺部的擴散有可能高於Omicron其他變種病毒。

 

  一個值得擔憂的地方是,香港現正逐步開放,而夏季又是出遊、留學生回港放暑假的高峰期,這會……

 

  專家認為,要預防Omicron BA.4或BA.5,還是:繼續戴好口罩,減少不必要的室內聚集;消毒、隔離等方法,仍較有效。至於接種3劑疫苗,仍是預防重症最有效的方法。在出現有關症狀時,要第一時間做快速測試或核酸檢測。

 

全球人均接種新冠疫苗數量最高的以色列,6月疫情反彈走勢凌厲。

(圖片來源:金融界:全球緊張!多國拉響警報,新一輪感染浪潮來了!權威期刊:免疫逃逸能力更強!英國突發大罷工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