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汗斑出沒注意!皮膚真菌引起褐色斑疹!中醫藥內外夾攻療效顯著!中醫:夏天多飲清熱利濕冬瓜湯(附食譜)

汗斑出沒注意!皮膚真菌引起褐色斑疹!中醫藥內外夾攻療效顯著!中醫:夏天多飲清熱利濕冬瓜湯(附食譜)

中醫話

  夏季紫外線指數極高,一眾女士外出少不了準備防UV傘或塗防曬。雖然日防夜防,其實斑真的難防!夏季除了會曬出斑外,天氣炎熱,出汗量多都會起斑。這種斑又稱「汗斑」。註冊中醫温愛詩博士指出,汗斑屬於淺部皮膚真菌病,是夏季常見皮膚病,好發於多汗部位,多見於青壯年,病程夏重冬癒,纏綿難癒,是愛美之人的大敵。

 

中醫學解釋汗斑

 

  温博士表示,汗斑又稱花斑癬,屬中醫學「紫白癜風」範疇,因其只出現於夏季出汗後而得名。汗斑是真菌感染的一種淺部皮膚病,初為毛孔周圍褐色小斑疹,漸擴大並變成淡黃色及灰白色斑疹,皮損通常呈現平坦點狀,大小不等,邊界清楚斑塊,表面覆蓋一層細碎鱗屑,微微發亮,一般無自覺症狀,或有輕微癢感為特徵。本病常見於熱地區,因夏季出汗量大,好發於頸項、肩胛、胸背、液下等,常遊走不定,局部多脂多汗的體表成爲真菌的溫床而發病。此外,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糖尿病或妊娠都有機會誘發本病。

 

  中醫學認為,汗斑的發生主要因暑濕內蘊,濕熱之邪郁於肌膚腠理,氣血運行失調,外不得發散,內不得疏泄,浸滯毛孔則見皮膚起斑疹;久而久之,燥熱傷及陰血,皮膚失濡養則起鱗屑。因此,温博士提倡以嶺南派特色皮膚的內治法和外治法兩種治療本病。中醫治療以清熱利濕,調氣活血為治則,皮損面積較小者,以外用為宜;面積大而且彌漫者,應內服中藥及外用藥物,雙管齊下,一般療效顯著。

 

(iStock圖片)

 

嶺南派特色皮膚內外兼治

 

  温博士表示,內治法以清熱利濕,活血祛瘀爲原則,醫者臨床根據患者的個人體質辨證論治,處方內服藥方,治標又治本。臨床常用中藥,如土茯苓、玄參、金銀花、赤芍、牡丹皮、白蒺藜、白蘚皮、生苡仁、淡竹葉、甘草、防風、地膚子、土茵陳、雞蛋花、木棉花、蒲公英及連翹等等。

 

  中醫對汗斑的治療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內服中藥配合外洗方療效顯著。如病情初起,可試用野菊花20克、苦參20克、百部20克、苦參20克、白鮮皮20克、地膚子15克、金銀花20克。加水煎煮30分鐘後將藥液濾出,待微溫時外敷或浸洗患處,每天2次。可持續一周,如皮膚有傷口破損或過敏者不宜。如皮疹嚴重者必須盡快正規治療。

 

下一頁:預防汗斑生活Tips及保健湯水推介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4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