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我們真的了解COVID 19嗎 ?

我們真的了解COVID 19嗎 ?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新冠肺炎近期本地新增個案每天維持在4,000宗以上,專家期待透過接種疫苗及自然染疫而達致「混合免疫」,加上Omicron殺傷力看似一般,抗疫疲勞下,市民難免鬆懈。其實,新冠不單是一種「肺炎」而是一種血管疾病,可能還會影響整個身體的器官。

 

(圖片來源:iStock)

 

新冠是心血管疾病

 

  最近看網上《國家地理》雜誌有關新冠的系列文章,指科學家早已發現它不僅是肺病,也是心血管疾病:

 

一、    患者發生血栓的比率出奇地高,導致心臟病發及中風。

二、    新冠死者驗屍結果顯示,個別器官如肝、腎等有大量微小的血凝塊。

三、    輕症及無症狀的患者有長期症狀,如心悸、胸痛、呼吸急速及極度疲勞。

四、    病毒會攻擊患者肺部血管,患者雖清醒,但血氧水平卻直線下降,令患者「無聲缺氧」。

 

(圖片來源:iStock)

 

  原來受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會改變血小板中的遺傳物質,使血管內壁黏稠和發炎,若血管中有1%受到病毒的攻擊,血液的流動和吸收氧氣的能力都會受損,而形成可擴散到全身的血凝塊,若去到肺部氣囊和其他器官組織,便可能產生連串壞影響,包括肝臟、腎臟,還有心臟的併發症,例如心率整天都超高,患者就像整天都在跑步一樣。

 

  如果新冠患者同時有以下徵狀,必須加倍留意:

 

 

二次感染無著數

 

  「長新冠」是另一種令人憂慮的病症,打疫苗或曾否受感染對它都無大作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專家Al-Aly於6月的研究指出,逾560萬名退伍軍人的數據顯示,每一次新的感染都會增加他們死亡的風險,也增加了心腦血管,如血栓、心臟病或中風,以及糖尿、慢性疲勞和長新冠等疾病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iStock)

 

  當然,退伍軍人的數據有其限制,並不足以完全反映民眾二次或以上感染的情況,而再感染新冠的嚴重程度也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潛在疾病、免疫系統、接種疫苗的時間等。另有研究顯示,患有輕度或重度新冠的兒童都會出現長期症狀,包括:疲倦、頭痛、失眠、專注力低、肌肉和關節疼痛,以及咳嗽。

 

  即使再受感染的病情通常較溫和,大家仍須認真對待,最好還是不受感染,不要拚死無大害。至於新冠對腦,甚至性格的影響,下周續談。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