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處暑養生

處暑養生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處暑到,天轉凉;秋養生,重身心。秋老虎,午倡狂;早晚間,添衣裳;勤鍛煉,身體棒;多吃梨,秋燥減。情意在,記心上;保聯繫,莫相忘;送關懷,願安康!

 

  今年8月23日為處暑,立秋後未見秋意,但處暑過後,早晚總有點凉意。所謂「處暑」亦即「出暑」,標誌著夏天要過完了。伏暑涼熱交曡,便須調適身體,降低病患困擾。

 

  處暑過後,日夜溫差逐漸增大,易出現肺燥津虧之象,即口乾、鼻乾、乾咳、便秘,皮膚皺紋增多,身體乏力、消瘦等。中醫以「燥則潤之」原則,以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應對秋燥。

 

  處暑後天氣轉涼,早晚添衣;飲食預防秋燥,增鹹酸、少辛辣,多食秋梨、百合、蓮藕、荸薺等食物;多喝水、多吃粥,對預防秋燥有一定幫助。

 

  合理增加睡眠時間,中午適當小睡,緩解秋乏。秋高氣爽宜在早晚進行適量鍛煉,注重自我調節心情,使情緒安靜,處暑前後的炎熱天氣屬於溫燥,要當心外火,注意避免長時間日曬;也要注意內火,多吃蔬菜水果以瀉火降火;多補充水份,謹防中暑。

 

圖片來源:新華社《健康報》

 

入秋食療

 

  入秋注重食療,處暑後多吃三瓜,助養肺潤燥。

 

1、絲瓜:絲瓜汁被稱為「美人水」。含有防止皮膚老化的維生素B1和使皮膚白皙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

 

2、苦瓜:含有粗纖維、胡蘿蔔素、和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能清熱解暑、清心明目,有明顯的降糖作用。但注意苦瓜性寒敗火,處暑後吃苦瓜需節制,過量往往有反效果,火氣未及下降,即會傷及脾胃。

 

3、冬瓜:含水量最高,並且幾乎不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少,屬於清淡性食物,能清熱解暑、利尿通便,有助於人體清廢排毒,連皮一起煮湯,效果更明顯。

 

  一般人以西瓜消暑,暑熱天狂吃。但處暑後的西瓜,被稱為寒瓜,吃多了容易傷脾,容易引濕氣進入體內。處暑後吃西瓜過量,反而最傷人。

 

  處暑之後,秋乏纏人。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秋天的香蕉、蘋果、梨、橘子等。選擇性多吃含鉀的食物,如乾果、豆類、海產食品等。

 

下一頁:秋燥茶飲、緩解秋乏方法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