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3年後再踏足海外馬拉松!倫敦比疫情前更興旺!香港是否與世界脫節?

3年後再踏足海外馬拉松!倫敦比疫情前更興旺!香港是否與世界脫節?

馮華添
馬拉松週記

  過去兩周,筆者離港出外打了一個轉,了解疫情對現時世界各國有何不同的影響。

 

  筆者於10月2日順利完成2022倫敦馬拉松比賽,這是筆者第二輪世界六大馬拉松比賽的第四場,雖然過程有少少波折,但完成時間也比預期好,感恩!

 

  今次是筆者自2019年11月完成紐約馬拉松後,三年來再度踏足海外馬拉松比賽,也是筆者三年來第一次乘搭飛機出外,今次感受,真的感慨良多!

 

  筆者在倫敦停留了五日,感受到倫敦和香港有很多不同之處,先看看出入境情況。筆者因三年未曾外遊,於離港當晚刻意提早約三個多小時到達香港機場辦理離境手續,到達時發現機場人影稀疏,但在筆者乘搭的航班櫃枱卻大排長龍,用了接近兩小時才能完成手續。原因並非手續繁複,而是航空公司人手不足,未能開更多櫃枱迎合這一班爆滿航班的乘客出境要求。因為這班航班,有很多乘客是到倫敦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跑手,就以筆者認識的乘客,已經超過二十位。

 

香港機場辦理出境手續的長龍,當時只有筆者乘搭這班機需要排長龍,因有些櫃位沒有工作人員當值。(圖片由作者提供)

 

  翌日到達倫敦機場,落機不久便被工作人員要求排隊,由於疫症之前曾經兩次到訪倫敦,當年要行一段比較長的距離才排隊入境,所以向工作人員查詢自己是否排錯隊,得到答覆是入境排隊是這一條龍。原來倫敦機場出入境好繁忙,世界各地很多人去倫敦旅遊,打蛇餅排長龍,當年未試過排隊入境見不到龍頭,也未試過超過半個鐘,今次要排大約兩小時才能入境。排到龍頭時見到所有櫃位全開,而筆者今次入境時也只被問了兩句,包括:你來倫敦旅遊嗎?再問:停留幾耐?就只有問兩個問題便放行,完成入境手續,離開機場。同樣排隊約兩小時辦手續,但香港和倫敦情況卻完全不同。

 

落機後立即要排隊等候辦入境手續,先在現有通道打蛇餅,之後再到對面通道5,打蛇餅,然後才會在中間位置3,這才是倫敦機場入境打蛇餅的最後段,仍然未清楚見到入境櫃檯。(圖片由作者提供)

 

  由於入境倫敦時大排長龍,所以筆者離開倫敦當日也刻意提早到達機場,筆者乘搭回港的航空公司櫃台不用排隊,只需出示已經填交健康申報表後得到的綠碼,另外要提供於24小時內快測陰性結果的檢測棒相片,再加手機內已經有打齊防疫針的注射記錄,因資料齊全,很快便完成櫃枱手續。後來卻在離境安檢時大排長龍,因有很多不同國家遊客離境,在這裏排了約45分鐘才完成出境手續。

 

  翌日到達香港機場,落機不久便被工作人員要求排隊進行核酸檢測,但因當時只有一班航機抵港,流程很快,只需幾分鐘便完成檢測,再用身份證經e道入境,然後等候領取行李,不需十多分鐘便已領取行李登上機鐵。現在翻查當日與家人的WhatsApp,由航班到達香港著地一刻,直至乘搭機鐵回家,不需四十分鐘,這可能是返回香港入境最快的一次,還包括要做核酸檢測呢。

 

  以上出入境的情況,顯示香港與倫敦處於兩極,倫敦比疫情前更興旺,香港則冷冷清清。

 

  倫敦除了機場人多外,市中心也人頭湧湧,在繁忙的街道上,好難搵到一個戴口罩的人。這幾天筆者也不期然地入鄉隨俗,唔戴口罩,就好似我們在運動場內跑步時一樣,運動不需要戴口罩。筆者在倫敦五天生活如常,搭巴士、坐地鐵、行街影相、參觀名勝古蹟、到唐人街飲茶,可謂生活在自由自在當中。筆者由出發到倫敦,直至今天合共十四天,每天也做快速測試,全部顯示陰性。回港後,在社區檢測中心做了三次核酸檢測,包括在機場的核酸檢測,總共四次,全部結果都是陰性,感謝主!

 

倫敦市中心人頭湧湧。(圖片由作者提供)

倫敦市中心人頭湧湧。(圖片由作者提供)

筆者於市中心四處遊覽。(圖片由作者提供)

 

  筆者若以香港與倫敦作為比較,香港落後了很多年,與世界脫節、與經濟脫鉤,若不急起直追,距離將會愈來愈遠。

 

  筆者今次可謂好運,食正了港府放寬防疫政策,回港後這三天檢疫很方便,甚至可以返工,相信現時檢疫的措施,香港人會接受,所以筆者立即著手為未來一年定下目標,開辦世界國地馬拉松比賽團。第一團11月27日的富士山馬拉松比賽團已經成團,跟著會是東京、耶路撒冷、波士頓、倫敦、黃金海岸、柏林、芝加哥、紐約及雅典,當然還有筆者家鄉的汕頭馬拉松。

 

倫敦馬拉松比賽,四個起跑點中,紅色起跑區等候情況。(圖片由作者提供)

 

  在未來兩年,筆者仍會以辦世界六大馬拉松比賽團為主,方便有意完成六大的跑手。雖然無論跑手完成多少輪世界六大馬拉松,也只當作一位計算,但筆者仍希望能夠身體力行,自己盡量參與六大馬拉松比賽,鼓勵更多香港跑手,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令香港晉身全球最多跑手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的頭十名,完成筆者的終極願望。這是筆者於2016年提出的目標,當年香港只有十二位跑手完成,現在超過二百位,當年香港排在全球第二十位,現在排在第十二位左右,我們仍需努力啊!

 

目標尚未成功,跑手仍需努力!

行船爭解纜,馬拉松比賽團我辦先!

快人一步, 理想達到!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