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冬天不凍,容易腎氣不足?補腎健脾「姬松茸花生排骨湯」,轉季啱飲!

冬天不凍,容易腎氣不足?補腎健脾「姬松茸花生排骨湯」,轉季啱飲!

陳沛思
食療新意思

  「天氣漸涼了。」Mandy說。

 

  「立冬過了一半了。天氣清涼倒是好事,只怕氣溫不低,體內氣血不能有效收藏。」我說。

 

  「此話何解?」Mandy不明白。

 

  「冬天為甚麼會冷?」我問。

 

  「這個嘛 … …」Mandy一時答不上來。

 

  「大自然可簡單分為三部分,上部是天,中間是地面,下則是地下。我們人體也可分上中下三焦,上為頭胸,中為胸至肚臍,下則是肚臍以下。春生、夏生、秋收、冬藏,自深秋開始下雨,每下一場雨,溫度和濕度都會降一些,這是大自然的能量逐漸收到地下,直至冬至。」我說。

 

  「已經聽你話,周末行山了。行了一會,覺得下肢痠軟。」Mandy說。

 

  「冬天不太冷,反映大自然的能量部分還留在地面,藏到地下的不足。現在大自然能量停滯地面,體內的氣血也容易停留在中焦,對脾胃造成壓力,造成濕滯症狀如腹瀉、胃脹、腹痛等。人體跟隨大自然,體內氣血未能深深藏在腎,導致腎氣不足。封藏不足,腰腿則乏力。」我說。

 

  「原來我腎虛。那是補腎嗎?」Mandy問。

 

  「內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天可以煲補腎為主的湯水。姬松茸是好選擇。姬松茸,性平,味甘,入心、肺、肝、腎經,具有補腎強身、理氣化痰的功效。脾主四時,脾胃好才能適應天氣變化。所以補腎之餘也要注意健脾,可以吃花生和紅蘿蔔。花生性平,味甘,入肺、脾 經,有醒脾開胃,理血通乳,潤肺利水的作用。紅蘿蔔性平、味甘,入肺、脾經,功效包括健脾,化滯。

 

  特別介紹一下生薑和紅棗組合。不少婦女都愛喝薑茶,泡生薑紅棗茶。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能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紅棗即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兩者結合加強溫中健脾的作用,手腳冰冷人士尤其適合。

 

  這些材料都可煲是冬天時令湯水,簡單易處理。」我說。

 

  「天氣乾燥,最愛飲湯滋潤一下。」Mandy喜道。

 

下頁睇「姬松茸花生排骨湯」做法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