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廿四節氣立春 | 春天養生要養肝!多吃酸甘食物舒肝健脾!中醫推介2款茶+1湯水,清肝滋陰、護養陽氣

廿四節氣立春 | 春天養生要養肝!多吃酸甘食物舒肝健脾!中醫推介2款茶+1湯水,清肝滋陰、護養陽氣

中醫話

  2月4日將進入2023年第一個節氣―「立春」。立者,始也,代表春季開始,萬物復甦,生機蓬勃。寒冬將盡,但天氣乍暖還寒,按照四時對五臟的理論,春應於肝,所以春天適宜養肝。然而,春天天氣多變化,肝陽、肝風隨春氣上升,容易出現肝陽上亢或肝火旺盛,繼而影響脾胃消化功能。註冊中醫師張立彤表示,春季養生重在護養陽氣,紓肝健脾!

 

春季「踏春」陽氣升發

 

  張醫師指出,儘管一年四季皆可旅遊,但還是以春遊為最佳。經過寒冷的冬季,身體被厚厚的棉衣裹了數月,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肌肉和韌帶長時間不活動,極需鍛鍊身體。時值春陽,柔風和景,空氣清新,宜多進行戶外活動;散步時穿戴要寬鬆舒適,衣料宜鬆軟;應少陽升發之氣,可嘗試利用胸腔呼吸,呼吸均勻,有利血液循環,強化心肺,消除疲勞,橫膈動則增加胃蠕動,胃腸消化功能得益。但要注意氣候變化,及時添減衣服,以免受涼。同時,春天草長花開,花粉是一種過敏物質,對花粉過敏者並盡可能避開鮮花開放的地方。

 

情緒愉快使志「生」

 

  所謂「天地俱生」,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在精神調養方面,著眼於一個「生」字。《黃帝內經》曰:「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張醫師話,保持精神愉快,遇事戒怒,才可使志生。怒氣一發不可收拾,則氣逆而不順,窒而不舒,怒不僅傷肝,還傷身,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凡事一笑而過,笑一笑世界更美妙!笑是人的健康妙藥,它能促進肌肉和五臟六腑舒適,氣血平和。人在笑時,大腦皮質可以得到比睡眠時還高三倍的休息。

 

飲食增酸、甘二味

 

  中醫學認為,春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酸味入肝,適當進食少量酸味食物,如 山楂、烏梅等,能夠滋補肝陰,促進肝血和膽汁的生成,能夠起到補肝陰補肝血的功效,所以酸味補肝;酸甘化陰,酸味能生津養陰,代表著陰液。而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壯,人可延年益壽。有鑒於此,春季裏多吃酸、甘味食物,例如山楂、橘子、蘋果、大棗、淮山、菠菜、白蘿蔔、薺菜、萵筍、芹菜、油菜、香樁芽等等,不僅能補肝,還有益於脾胃。

 

春季清潤食療推介:

夏枯草清肝茶

 

 

材料:夏枯草4錢、白茅根4錢、杭菊花3錢、紅棗4粒、冰糖適量

 

 

製法:材料洗淨,紅棗剪開,加水5碗共入煲,煎約30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去水,特別適合口苦口乾,小便黃而大便秘結者服用,但脾胃虛寒者不宜

 

玫瑰蘋果茶

 

材料:香附子3錢、玫瑰花2錢、蘋果1個、陳皮1角、冰糖適量

製法:蘋果去皮切粒與香附子、陳皮、冰糖加水5碗入煲,以大火煲滾後轉文火煎20分鐘,隔渣後加入玫瑰花焗約5分鐘即可

功效:活血理氣,柔肝解鬱,適合肝鬱而情志不舒者

 

枸杞葉平肝湯

 

材料:枸杞葉半斤、枸杞子2錢、淮山4錢、天麻2錢、生薏米5錢、蜜棗3粒、豬瘦肉6兩

製法:豬肉洗淨汆水,天麻用水浸泡,其餘材料加水8碗共入煲中,以大火煲滾後轉文火煲約45分鐘,再放入天麻煲15分鐘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平肝,特別適合肝陽上亢之目眩頭暈者服用

 

註冊中醫師張立彤簡介

香港註冊中醫師張立彤,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士。平素強調臨床診治時,藥療、針灸、推拿、導引與食療並舉,令患者開心接受而有效之療法。個人推崇藥王孫思邈對治未病的思維,重視前人的寶貴經驗,但尊古而不泥古。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