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中大研發無線電子支架!利用電刺激治療胃酸倒流,無創、非入侵性、成本較低

中大研發無線電子支架!利用電刺激治療胃酸倒流,無創、非入侵性、成本較低

健康解「迷」

  胃食管反流病,又稱胃酸倒流,是下食管括約肌功能失調或退化引起的胃腸道疾病,在全球十分普遍且患病率漸增,亞洲有約10至15%人口患此病,嚴重者可引致食道炎和食道癌,惟此病難以治癒,約8%患者需終生服藥,嚴重影響身心健康。中大工程學院和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了無線供電電子支架,可利用電刺激無創治療胃酸倒流,為患者帶來曙光。

 

中大團隊的研究已於學術期刊 《Science Advances》發表,並將在《自然》旗下子刊 《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 》4月號中獲重點報道。

 

  中大醫學院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主任趙偉仁指,治療胃酸倒流的方法包括服用藥物控制胃酸分泌,但不能根治病情,持續服用更會增胃癌風險;若採用腹腔鏡胃底折疊術和磁石環增強術等,增強下食管括約肌閉合,便要進行入侵性手術,而且若把胃底折疊過緊將令患者不能進食,太鬆則令病情易復發;至於最新的植入式電刺激系統,雖可恢復下食管括約肌正常功能的同時不影響吞嚥,但同樣需進行入侵性手術,電極儀亦十分昂貴。

 

難根治 過往或要入侵性手術

 

  由趙偉仁、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及中大醫學院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陳啟楓領導的研究團隊,用了約2年時間研發出無線供電電子支架,為一種無創、非入侵性和成本較低的全新胃酸倒流治療。

 

  張立解釋,由於食道狹窄且會不斷蠕動,及有保護胃腸道的天然黏膜屏障,令生物電子植入物難以持續穩定供電,但團隊研發的支架卻可克服此問題,因所用的醫用食管支架具彈性、耐蠕動;液態金屬天線則因液態金屬易導電和熔點低,僅攝氏15.4度,在體溫下能保持柔軟狀態,可隨食道蠕動變形;可伸縮柔性電路更具有可穿透胃腸道黏膜的微針電極,在極端變形下,仍可穩定輸出安全的雙相電流刺激。

 

  他續指,電子支架會先藏在軟管內,隨著軟管從口腔進入食道,以及於氣囊導管的推進下張開,令微針電極穿透黏膜,刺激肌肉層。而團隊設計的體外可穿戴式無線供能線圈,能產生均勻磁場,為體內電子支架無線供電,進行電刺激治療,訓練下括約肌回復正常收縮頻率,以防止胃酸倒流;活豬實驗已證實裝置有效。

 

 

軟管藏支架 由口入食道治療

 

  陳啟楓說,患者只需在每日特定治療時間佩戴無線供能線圈,下括約肌收縮回復正常後,便可輕鬆地用內窺鏡透過口腔拉出支架,下一步會研究在支架上加裝酸鹼度感應器,以方便了解胃酸倒流改善情況和判斷何時可移除裝置。

 

  趙偉仁強調,支架不含電池,毋須擔心鹼性電芯溶化食道,形容十分安全,又透露會在未來6至12個月持續改善支架的安全性和效能,以及供能線圈背心設計,盼在2年內展開臨床試驗。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