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治新冠有這「三藥三方」

治新冠有這「三藥三方」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上周談到,免疫學權威雜誌《免疫學前沿》去年有篇論文指出,新冠病毒病與瘧疾除了炎症反應和病毒需要鐵質這兩個共通性之外,它們在受體(receptor)及蛋白質結構也很相似。

 

  在新冠病例中,病毒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 ACE 2)這種受體結合,便可侵入細胞,而ACE 2最少存在於:肺、血管、腸道、動脈、心臟、腎臟、胰腺等多個器官,器官有ACE2愈多,感染新冠的風險便愈高,而瘧疾寄生蟲也會利用紅細胞上的受體CD147入侵細胞。在沒有ACE2的情況下,新冠同樣會利用CD147入侵人體,故今時醫學界便從針對ACE2及CD147入手治新冠。

 

病毒會透過與ACE 2結合,入侵人體細胞。

(iStock圖片)

 

  此外,新冠病毒表面的N蛋白,與瘧疾負責黏附及侵入人體的蛋白質,結構上有40%以上的相似度。因此,新冠與瘧疾雖似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但都可以用上羥氯喹、氯喹、伊維菌素及青蒿素等抗瘧疾或具抗瘧特性的藥物。

 

另類方案:當瘧疾醫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萃取青蒿素的靈感來自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既然現已發現新冠與瘧疾有不少共通和相似的特性,中醫治瘧疾的方案,很大可能同樣適用於治療新冠。
先看看中醫如何理解瘧疾。自古中醫對瘧疾並不陌生,認為瘧疾的病因是感受「瘧邪」,瘧邪又稱「瘧氣」。《素問.瘧論》說:瘧氣「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它的特點是:舍於「營氣」。營氣是與血共行於脈中的精氣。它源自脾胃,出於中焦,有化生血液和滋養全身的作用,而且與血關係極為密切,不可分離。

 

  瘧邪的另一特點是:伏藏於半表半裏。那是指發病部位既不在「表」(皮膚),也不在「裏」(腸胃),而介乎表與裏之間。症狀是:寒熱往來,胸脅苦悶、心煩作嘔、沒有胃口、口苦、喉乾、目眩等。

 

  須一提的是,以上中醫對瘧疾病因的理解遠早於英國科學家羅斯(Ronald Ross)在19世紀末發現瘧原虫之前,中醫受時代限制,臨床觀察與經驗大於一切。自東漢末張仲景提出「六經八綱」以來,傳統中醫一直以「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綱」) 來理解和辨識疾病的屬性、病位、病情發展(「邪正消長」)等。

 

  中醫又會根據瘧疾陰陽偏盛、寒熱多少的不同,把瘧疾分為正瘧、溫瘧、寒瘧、瘴瘧、疫瘧等,並分別以柴胡截瘧飲、白虎加桂枝湯、柴胡桂枝乾薑湯治「前三瘧」。如從新冠特性及對應的方藥去看,治熱瘴的青蒿素合清瘴湯,以及治冷瘴的青蒿素合不換金正氣散就更似可為新冠治療,提供一些方向和啟示。

 

三藥三方   獲證療效

 

  其實,在未發現新冠與瘧疾有以上共通點之前,內地醫學界已不斷試用不同的中醫方案治新冠,更已證實「三藥三方」,即: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顆粒及血必淨注射液等「三藥」,以及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三方」均有療效。看其作用,都是以疏風宣肺、清熱化濕,甚至化瘀解毒為主。

 

(iStock圖片)

 

  有別於西醫,中醫以另一套系統,追求體內的陰陽平衡,透過調節自己免疫力,對抗外來的感染。正如《景岳全書. 瘧疾》說:「但使內知調攝而外不受邪,則雖居瘴地,何病之有 ?」治新冠,治瘧疾,乃至治百病,中醫「守正袪邪」相信都是同一思路。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