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輻射 | 福島排放核污水3星期!輻射無處不在?邊啲日本海產食物高危?會否誕畸胎?用微波爐、電話、做放射治療會否受輻射影響?專家終極拆解!

輻射 | 福島排放核污水3星期!輻射無處不在?邊啲日本海產食物高危?會否誕畸胎?用微波爐、電話、做放射治療會否受輻射影響?專家終極拆解!

健康大晒

  日本排放福島核電站事故的核污水不經不覺已經大半個月!大家是否仍然擔心日本出產食物的安全問題?日本魚生刺身食唔食得?去日本旅遊是否安全?今次請來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李泳怡博士深入講解一下輻射問題!究竟大家會在哪裏接收到輻射?吃了日本出品的海產及其他食物會否對人體有害?

 

本文焦點:

1. 輻射分為多少類?

輻射分為非電離輻射及電離輻射。電話、微波爐所發放的是非電離輻射,它們發出的輻射量十分低,對人體造成傷害的風險極微。

 

2. 為何澳洲人較容易患上皮膚癌?

澳洲人患皮膚癌比率大增是因為太陽發放出來的紫外線是輻射的一種,加上大氣臭氧層破洞,令他們接收的紫外線輻射量大增!

 

3. 預計多久才能排放所有福島核污水?

直至今年7月,福島核污水已可裝滿500個奧林匹克標凖游泳池,研究團隊估計需要30年才能將所有核廢水排放到大海。

 

4. 現時排放出來的核污水還有放射性物質在內嗎?

現時日本政府及專家稱核污水內大部分已經過處理,但有一種物質叫「氚」則未能被過濾,而氚的半衰期是長達12.33年之久

 

5. 哪種食物最高危?

一些大魚除了自身身處大海吸收到輻射外,亦會受食物鏈影響,把自己「食物」內的輻射一同吸收,因此大魚累積輻射量相對較高。

 

6. 我們還能吃來自日本的魚生嗎?

即使海產吸收核污水的輻射量最多,但仍屬少量,加上香港政府嚴密進行食品安全監測,故大家不用過分擔心。

 

7. 怎樣才會有輻射帶來的急性生理反應?

短時間內吸收大量輻射會有明顯的健康問題,一般只會出現在治療癌症時出現。

 

8. 搶鹽食用有助預防輻射?

碘片只可減低某種放射物質被甲狀腺吸收的藥物,因只是針對某種放射物質,加上並不能消除體內的輻射量,加上香港買到的食用鹽沒有碘的成分,故不用「盲搶鹽」。

 

9. 自行購買儀器監測食物的輻射量有用嗎?

分析食物輻射量須透過專業知識,大家毋須自行購買儀器測試。

 

 

輻射分兩大類!曬太陽都會接收到輻射?

 

  大家有沒有聽過澳洲人患上皮膚癌的比率特別高?原來都與輻射有關!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李泳怡博士指:「輻射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非電離輻射及電離輻射,平均每人一年會吸收3毫希的輻射量」,雖然沒有吸收上限,但做到最低的合理吸收水平就最理想。」除了人為輻射外,環境中都會釋出背景輻射,所以輻射是無處不在。

 

  吸收過多的輻射當然會使健康受損,當人體吸收到電離輻射,體內的細胞的化學結構就有機會出現變化,吸收過量便會危害身體健康,例如增加患癌風險!非電離輻射方面,例如我們經常用到的無線電話、收音機、電力所發出的輻射等,都屬非電離輻射,沒有證據證明會直接影響人體細胞,故對身體不會構成嚴重的危害,最多只會造成溫度變化。大家經常擔心的長時間用電話、使用微波爐等會令自己吸收過量輻射,李泳怡博士解釋:「電話、微波爐所發放的是非電離輻射,把電話放在頭側多年會導致腦癌等是沒有確立的科學根據」。

 

  那為甚麼澳洲人患皮膚癌的風險比其他人高?正正因為太陽發放出來的紫外線是輻射的一種,加上大氣臭氧層破洞,澳洲人所接收的紫外線輻射量大增,假如沒有好好做足防曬措施,患上皮膚癌的機會就會增加。除了非電離輻射的紫外線外,大家最擔心的其實是核電廠運作時釋放出的放射性物質。

 

(圖片來源:Envato)

 

下一頁:核污水內一物質難被過濾直接排入大海?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