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數碼新世代

數碼新世代

張逸
逸趣談Teen

  上星期我與其他機構負責兒童之家服務的主管開會,討論議題是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面對及平穩地過渡各式各樣的轉變,其中一項是如何協助孩子過渡至數碼世界。聽罷我覺得有點疑惑,這個世代的孩子們都在數碼世界中長大,有些人甚至批評他們過於沉迷,難道我們不是應該反思,協助他們從數碼世界過渡至現實世界嗎?

 

  數碼產品為人類帶來的方便就不用我多說了,方便是真的,卻大大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時間,只會用手「說話」。在我們有一個院舍有使應用程式(APP),就發現用了應用程式後,宿生和社工的互動和交流比不用應用程式時多。明明社工就在隔壁,卻硬是要用短訊交流而不是面談,對此我們只可以迎合新世代的溝通模式。

 

  以前網絡上一些人會「借」用別人的照片作為自己的照片,後來又有人會用修圖軟件把自己改頭換面,更有一些青年人索性不再用實物相片作頭像,改用虛擬替身(avatar),讓這世代的年青人虛構一個心目中的自己,一切個人資料都可以杜撰,在虛擬世界內得到存在感,而不用去面對現實中的自己。

 

張敬軒及魏浚笙的AI合成照

(由作者提供)

 

  這種溝通模式雖似是活在謊言背後,但仍會維持一定程度的與人溝通。人工智能(AI)的興起便把將數碼世界帶到另一個層次。討論功課、報告也不再是和父母、老師或同學了,直接用ChatGPT更快速,還是二十四小時不用睡覺和吃飯,隨「按」隨到,有求必應。在交友網站中,你很容易找到「好友」,因為「好友」的臉可以用AI生成,而它會根據大數據,完全按照你的喜好跟你交談,給予你的回應更是最合你心意的完美答覆。更厲害的一點,是這位AI朋友隨時隨地都有空,永遠不會有負面情緒(如果你言詞不尊重則另當別論),更很不計較地適時為了不是它的過錯而道歉。然而,這樣的「好友」會提醒你的過錯、壞習慣,或幫助你去改善你的性格弱點嗎?

 

  虛擬工具及產品只會越來越普遍,這是無法改變的趨勢。虛擬世界的美好,很容易令人感到迷惑,甚至是沉迷當中而不能自拔。我們要做的是讓青年人分清楚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差別,且不要被虛擬世界「洗腦」,誤以為那是真實的自己、真實的世界。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他們在使用虛擬工具及產品之餘,仍能跟現實生活接軌,讓他們明白,甚麼是虛擬取代不了的,有甚麼是在現實生活中值得珍惜的。

 

  我們要幫助青年人建立自信,提升自我認知,讓他們從容的接納自己,無需依賴虛擬世界為他們準備的「面具」。我們要清醒,也要提醒身邊的人保持清醒。要懂得如何善用虛擬工具及產品令我們在現實生活變得更便利、更有效率,而不是讓這些工具反過來「善用」你。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