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43歲台灣前職棒投手張誌家疑心肌梗塞猝死!身邊人要把握黃金5分鐘急救?

43歲台灣前職棒投手張誌家疑心肌梗塞猝死!身邊人要把握黃金5分鐘急救?

健康解「迷」

  台灣前職棒球手張誌家今日(2日)疑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大陸的住所猝逝,終年43歲。他生前曾在社交平台透露一度深受一症症困擾,導致影響其打球的成績。有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曾分享指,多數猝死原因與急性心肌梗塞有關。病人病發時,一般以5分鐘內為「黃金急救時間」,當心臟停頓時間愈長,死亡率會愈高。

 

生前受頭痛困擾

 

  綜合台媒報道,張誌家的母親及姐姐得悉噩耗後,已趕辦台胞證盡快前往大陸了解事件。當中,張母表示:「我要去看他最後一面!」,又指兒子在除夕當晚曾與前妻通過電話,但其後他再沒接過電話,家人只好繼續打電話嘗試聯絡,卻不幸迎來噩耗。

 

  張誌家姐姐表示,弟弟去年10月有時會頭痛,就醫後醫生表示沒大問題,只是血壓有些高,曾開藥給張誌家,但他有沒有按時服用就不得而知。據悉,張誌家被發現時在住處趴在桌上,已無生命跡象。台灣海基會表示,目前正全力協助家屬赴陸處理後事。

 

  張誌家去年9月曾在社交平台發帖指:

 

  「最近常常莫名頭痛,尤其是曬太陽的時候,這個症狀直接影響最近打殔的成績,痛的地方通常在後腦兩側,有朋友了解是甚麼情況嗎?」

 

大部分猝死個案與心臟病有關

 

  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高耀鈞接受訪問時表示,大部分猝死個案與心臟病有關,多數猝死原因是急性心肌梗塞。病發時,一般以5分鐘內為「黃金急救時間」,當心臟停頓時間越長,死亡率會越高。當中,有6大高危因素恐增猝死風險:

 

  • 冠心病
  • 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 吸煙
  • 患心肌病
  • 心律不正
  • 家族有心臟病史

 

身邊人盡量把握發病首5分鐘急救

 

  對於心臟病的猝死風險,心臟科專科醫生曾振峯亦曾接受訪問指,心臟病屬於醫學上一種統稱,泛指心臟血管疾病,例如心率問題、心瓣問題等,通通都被歸納為心臟病;惟坊間大眾提及心臟病,普遍會認為等同「冠心病」。

 

  假如患上冠心病,患者心口中間位置會出現「被重物壓住」的鈍痛感,有時痛楚甚至會蔓延至下巴、膊頭及背部。曾醫生指出,有部分患者雖然未必會感到心口痛。多數心臟病患者猝死成因,大部分是由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所引起,通常是指心臟血管因突然閉塞,導致心臟缺血、出現混亂訊號,令心臟跳動變得不正常、血液無法正常輸送到達其他器官及大腦,從而引發突然昏厥的情況。

 

  如患者出現類似情況時,身邊人應儘量把握「黃金急救時間」、即發病首5分鐘時間,於現場即時進行心肺復復甦,以維持患者血液循環、減低腦部缺氧風;假如病人經過長時間急救,仍未能順利復甦,情況則會變得非常危險,而患者腦部恢復之前功能的機會亦會逐漸減小。

 

10大猝死徵兆

 

  台灣急診專科醫生魏智偉曾在當地健康節目《健康好生活》拆解10大猝死徵兆,提醒大眾留意身體訊號;若以下症狀搭配出現,就可能有猝死危機:

 

1.反覆腸胃道症狀

2.經常性疲累

3.胸悶

4.出現不明原因疼痛

5.頻繁心悸

6.經常眼前發黑、單側或雙側肢體麻木

7.盜汗

8.經常性頭暈及昏厥

9.呼吸不順、嘴唇發紫

10.失眠,經常性睡眠窒息

資料來源:台灣急診專科醫生魏智偉

 

6大護心建議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提供以下6個護心建議,以保持心臟健康:

 

1.低油鹽糖、高纖維及零反式脂肪飲食,多看食物營養標籤

2.定期監察身體,如量血壓、血糖、體重

3.每日睡足7至9個小時

4.每周運動最少75分鐘(高強度)或150分鐘(中強度)

5.65歲以上每周3天做平衡力運動,如單腳企

6.戒煙

資料來源:香港心臟專科學院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