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糖尿病患者生腎結石風險高6成!營養師公開4大飲食地雷︰不能吃高鈣食物、乳製品?夏季日飲幾多杯水先夠?

糖尿病患者生腎結石風險高6成!營養師公開4大飲食地雷︰不能吃高鈣食物、乳製品?夏季日飲幾多杯水先夠?

曾欣欣
欣欣食乜嘢

  近日接收了從醫生轉介三位初次腎結石復原者,三位都有共同特點。所以希望利用今個星期專欄,提點大家注意預防腎結石的飲食事項,特別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腎結石風險高6成

 

  由於糖尿病患者有胰島素阻抗,令腎臟難產生銨,導致尿液酸鹼度降低(呈酸性)。當尿液酸鹼度低過5.8 ,尿酸性腎結石的形成更加容易。所以,跟健康人士相比,糖尿病患者患腎結石的風險高6成。

 

一半人士會再次經歷腎結石

 

  研究顯示, 5成曾經患上一次腎結石人士,會再次經歷。所以,飲食習慣有關鍵作用,去預防新腎石產生,或抑壓現有腎晶體體積長大。

 

預防腎結石 │ 夏天是腎結石高風險季節,糖尿病患者更高危?營養師列出4大飲食習慣要避免!

 

糖尿病患者注意避開以下4個飲食習慣

 

習慣一:飲得不夠多水

 

  飲得不夠多水,是夏天腎結石風險增高的主要原因。由於夏天氣溫高,出汗比其他季節多,所需水份就更多。一般季節的建議飲水量是每天6至8杯,於夏天,需要更多。預防再次結石復發,保持足夠水份,可稀釋尿液,使晶體不會凝結成結石。

 

建議:已患過腎結石人士,夏日盡量每天8至10杯水。

 

習慣二:進食過多加工食物

 

  進食過多加工食物,例如午餐肉、即食麵,餅乾薯片等,每天鈉攝取量都過高。高鈉飲食,增加尿液排放鈣質,對於腎結石高危一族,容易誘發晶體或結石突然脫落排出。再者,減少加工食物,減少鈉攝取量之餘,亦可降低血壓,有助紓緩腎臟微血管健康,減低其他腎臟疾病風險。

 

建議:多選擇無添加天然食物

 

習慣三:進食過多肉(特別是紅肉)

 

  其實這個習慣與第二習慣過多加工食品是相連的。若果每天早餐都有午餐肉、火腿或香腸,其實即是天天都進食紅肉;再者,若早餐有習慣進食肉的話,很大機會午餐及晚餐也有肉類。過多紅肉及動物蛋白質,令身體製造更多尿酸,進而導致減少體內檸檬酸水平;檸檬酸就是負責抑壓腎晶體體積擴大的一種物質。

 

建議:蛋白質的確重要,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對體重及血糖管理。不過,高蛋白飲食不一定是天天大魚大肉的,可改每天一餐進食植物蛋白來源,例如豆腐、豆類、果仁等。增肌減脂人士若使用蛋白粉,選擇植物蛋白粉,避開膠原蛋白粉及膠原補充劑

 

習慣四:少飲奶(及其他乳製品)

 

  關於腎結石最大的營養誤解,是錯誤以為鈣質引致腎結石,因而不必要地去避開乳製品及其他高鈣食物。實情是,大部分人都長期鈣質攝取量不足;攝取不足夠鈣質,反而會增加腎結石風險。腎石的出現,是當腎臟生產尿液時,鈣與其中一款礦酸(例如草酸鹽或膦酸)結合而成。當進食足夠鈣質,鈣質就會與草酸鹽在胃部或小腸結合;於腸道內結合了,草酸鹽就不會運往腎臟,而是通過大腸從糞便排出。但是,當體內鈣質不足,多出來的礦酸鹽被吸收後,從而運往到腎臟積聚,最終經小便排出。因此,重點是每天攝取足夠的鈣質。

 

建議:不需要避開高鈣食物。成年男士每日需要800毫克鈣質;成年女士則需要1,000毫克鈣。50歲以上男女需要1,200毫克鈣。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