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4/2023

逐漸消失的文化:黃夏柏以細緻文字,記載香港舊戲院情懷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蘇富比及新世界集團供職,過去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及蒐集香港文化事物習慣,持續學習「斷捨離」,琢磨「收」與「藏」的故事。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Photo: 照片提供:黄夏柏

  Cinema City銅鑼灣JP戲院4月30號結業,又引來一陣不捨與唏噓,然後就是遐思與討論——當今串流平台盛行,戲院仍有啥存在意義?剛巧路過書店,瞄到一套《香港戲院手記》叢書,有《影畫爭鳴》、《歲月鈎沉》,內容訪談多位業界人士,細訴戲院行業變化,介紹戲院舊物,也概述本地戲院的歷史變化。叢書作者黄夏柏,多年前曾共事過,為人謙遜低調,但著作等身,包括《憶記戲院記憶》、《澳門戲院誌》、《光影戲遊》等,都是寫關於戲院與電影,文字滲著底氣,讀來滿有情懷趣味,也就相約話舊一番。

 

 

  老舊戲院豈止陳年往事,它們往往夾纏個人成長印記。黄夏柏生於澳門,小時候住在戲院對面,同樣喜看電影的一家人因利乘便,看了很多電影,到18歲移居香港,某天偶然經過灣仔港灣道鷹君中心,光顧沒有大堂、售票處對正大街、影院布簾不時因觀眾進場把街外陽光反映到銀幕上的新華戲院(1985-1997),印象猶深因在這裏看過兩次候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與一系列活地阿倫電影如《戲假情真》,還有學生票優惠與贈品《新華影訊》成為黄夏柏長年心頭好,懷緬程度不亞於毗鄰不遠處的影藝戲院(1988-2006)。

 

新華戲院開業廣告。刊於1985年9月1日《明報》。

新華不設大堂,由街外走一段短樓梯直入放映廳。

(《電影雙周刊》照片)

 

  因為興趣,因為著書做資料搜集,也曾任職報刊、電視台,黄夏柏對新新舊舊戲院歷史、經營背景、環境、院線、上映電影等往往如數家珍,例如粉嶺戲院(1959-1991)、皇后戲院(1961-2007)、百樂戲院(1970-1997),甚至仍記得在旺角金聲戲院看當時上映的《阿飛正傳》,繼續關注長洲戲院、金茂坪戲院等的新聞,對我年輕時曾造訪過的佐敦快樂戲院、普慶戲院、凱聲戲院,甚至30年前看《本能》的太子戲院當年佔據同一街道前後兩個樓底低的舖位也全部通曉,這些戲院雖已不復存在,但透過黄夏柏的細緻形容,霎時重燃鮮活的回憶。

 

第二代皇后戲院(1961年開業)外觀

快樂戲院,攝於1995年。

粉嶺戲院外觀,攝於2007年。

粉嶺戲院映廳一角,很有懷舊氣息。攝於2007年。

位於屯門的凱都戲院,1988年開業,本來有霓虹燈及向街的廣告畫,現在都拆掉了。

長洲戲院,只遺前方正立面,後半大多已倒塌。攝於2011年。

 

  說起賣票員用蠟筆塗寫戲票座位,現在紅磡寶石戲院(1971-)仍存此風,但黄夏柏笑說字體比以往工整:「昔日售票員那些書法式塗寫,每天畫幾百張幾千張,難得帶位員統統看得明白。」黄夏柏對戲院環境設計也滿有感受,關注空間感不足的問題,寬闊大銀幕幾近必須,最近去過M+電影院,感覺卻不太理想:「有時候,在一些新設計的戲院,碰上那些『Exit 出口』燈箱距離銀幕太近,反照到銀幕上,看戲時就有點不是味兒。」

 

2021年拍攝的寶石戲院,地下大堂放了舊式放映機和戲院必備量體重儀。

2021年拍攝的寶石戲院內觀,座位都更換過。

 

  黄夏柏對社交媒體不太感興趣,沒有開設個人page,雖對當今香港電影題材愈趨單一言若有憾,但自謙並非專業影評人,只是一名熱愛踏進戲院看電影的觀眾,自2005年開始撰寫網誌 ,至今仍筆耕不絕,每月更新三四次。網誌讀來津津有味,偶然引來方保羅、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等留言、負責筆錄盧子英《動漫摘星錄》、筆錄《一代畫師:阮大勇》,知道80年代宣傳大牌是一塊塊畫布拼接起來的,有感畫師功力了得,這又是另一篇香港創意勞動故事;到近日黄夏柏間或任職與電影相關的工作,或參與皇都戲院活化前期展覽會議提供意見,他都有相當程度的投入。

 

2008年文化博物館展覽上重塑第二代太平戲院(1931年開業)模型

利舞台1941年的放映廣告,見到戲院外觀勾線圖。黄夏柏將這廣告貼到其網址,引來父親曾在利舞台工作的利雅博留言,促成一段飯聚機緣。

問黄夏柏前座何時取消,他捎來1984年6月12日《明報》報導戲院刪去前座的報道。

 

  「時光流走,有它恆常的定律;社會環境的變遷,不一定和時鐘指針的運行速率同步。香港是個高速轉變的社會,快速轉動的軌道上,脆弱的小東西都給離心力拉扯而脫軌消失。」套用黄夏柏在《看雜誌 1980s-1990s 紀事》的後記文字,跟很多電影、戲院不謀而合,記載的或許是一鱗半爪,恰似剛過去的周末,在文化中心大劇院重看《金枝玉葉2》,寬闊銀幕上,電影洋溢著年代感,隔著一段距離,往往看得更真,誠如張國榮、梅艷芳風采依然,似是有心故人來,讓觀眾情動正是這樣。

 

黄夏柏近年偶爾仍做書藉出版工作。圖左是去年參與機構Reel to Reel Institue做的繪本書,圖右則為電影資料館兩年多前德寶專題推出的書本,參與撰寫了一篇文章。該書可供免費下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