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2014
設計師成為「住家劏房化」的幫兇?
設計師都喜歡挑戰,喜歡於嚴苛的框框中求創新。尤以住宅設計為例,空間越複雜、越細小,設計師們就越希望以五花八門的設計手法去解決問題。處於現代大都市中,寸金尺土、地少人多。蚊型住宅已成為各大城市(如香港、東京及紐約等) 的標記。
早前本地發展商更推出了幾個面積少於180呎的單位。推出幾天,市場各界嘩然,更有設計師爭先獻計如何利用設計將細小空間用盡。有趣的是,當睡覺及上廁所等基本問題解決了後,好像所有的根本問題都已經消失。而可謂一個合理的「家」,已再沒有人去探討。
Urban Nomad:以旅行箱為家
我們的設計工作室曾以流動居所為題設計了一個名為「Urban Nomad」的居住裝置。我們假設當有一天大部份人只能負擔短期租住不同單位而要頻頻搬家,家變成一個旅行箱跟著主人到處飄蕩。一個一平方米的旅行箱內一應俱全,包括床、書枱、衣櫃及小型廚房等。原本只是一個概念設計,諷刺的是,當 「Urban Nomad」被媒體報道之後,我們接連收到電話查詢其售價並表示有興趣購買。
「Urban Nomad」 探討城市人因居住問題已變成都市遊牧民族。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家中的空間運用都應該源於各人的生活習慣而設計。由於受到空間的限制,用家都唯有要減省甚至重疊不同生活空間,以盡量配合。例如飯廳及廚房,在很多住家內已不再出現。住家慢慢地變得像住酒店一樣,活動只圍繞著睡覺及上廁所。煮一餐飯及邀請朋友到訪已成為了一種奢侈活動。也許是為勢所迫,最近重視住宅質素的人開始越來越多。用家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清晰地規劃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所以將原有格局徹底改造之類的,摸索符合自我的居住模式的住宅需求開始有所增加。而設計師的任務理應不只於「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
Domestic transformer:滿佈機關的住所
本地建築師Gary Chang以「Transform - 變形」這個手法去回應狹窄居住環境的問題。以 「Domestic transformer」為名,Gary把自己的住所設計成一個百變多寶盒 。面積僅32平方米,但內裏收藏了各式各樣的機關。睡房、客房、廚房、淋浴間、浴缸、工作間、電影院等等一應俱全。而所有功能都是隱藏於不同的活動家具中。按照需要,用家只需一拉一趟,住所隨即變身,符合用家需要。
無印良品(MUJI)的藝術總監原研哉曾說道:「現在人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於「土地價格」而非「住宅的品質」。將各方面整合,使未來可視化是設計師的職責。」發展商的確有因為商業理由而不斷將居住環境壓縮的趨勢,而設計師似乎都一定有辦法配合。怪招出盡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但同時設計師們彷彿成為了「住家劏房化」這個現象的幫兇。設計師於嚴苛的環境下尋找創意及滿足感同時,更應注意被設計的主體本身的問題所在,提供遠景,共同思考住宅作為生活基本的未來。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