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2014
《如果房子會說話》古人家居生活探秘
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發現宋元時代方井和古屋遺址,那麼大規模的文物遺址,是了解前人歷史和生活的寶藏,考古學家的努力,將會造福後人。
書名:如果房子會說話:家居生活如何改變世界(If Walls Could Talk : An Intimate History of the Home)
作者:露西‧沃斯利(Lucy Worsley)
出版:左岸人文(中文版)/Bloomsbury USA(英文版)
《如果房子會說話》(If Walls Could Talk)同樣呈現鑑往知來的可貴,此書是一部人類行為演進史,上下縱橫千百年,內容來自英國廣播公司(BBC)同名紀錄片系列,作者沃斯利是歷史學家,在BBC節目中親自體驗,如用祖先用的魚骨刷牙、挖掘中古世紀的古代糞坑、親自試用第一代宮廷用的沖水馬桶。
書中包括四十五則小故事,說出臥室、浴室、客廳和廚房的秘史,透視中古時期以至現代的建築、科技和社會歷史。綿密的敘述中,反映人類的欲望、期待和追求;如何生活、相愛及死亡。
家居空間的分化演進,令各樣家居物品出現,帶來生活和新知。西方社會中,物質文化也帶來語言的進化,如古代的床以繩子交錯承托,堅硬挺實地支撐床面,是英文Sleep Tight(晚安)一詞的由來。
書中浴室篇談到「睡眠的歷史」,社會還沒工業化前,人們曾有兩段睡眠的模式,要度過第一段和第二段間的「午夜夢醒時分」,有夫婦選擇交歡製造小生命,也有丈夫出去搶劫,而女的則起床勞動。
物質層面中充滿趣味性的秘技,包括古人用尿液清洗油漬。牙醫史一章,除了很多人已知的,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曾戴過河馬齒和牛齒造的假牙。而以前的宮廷雖講究禮儀,但愛吃糖的女皇會有一排烏黑的牙齒,十八世紀時,還有活體器官移植醫生,上門替貴族移植由窮人得來的活牙。
房屋的設計也和氣味有重大關連。以前的人「相信氣味有強大的力量」,英文Disgust(噁心的味道)一字在十七世紀出現,人們設計新房子時把廚房獨立出來,以消除煮食時產生的氣味。但也有建築師大力鼓吹不應在小型住宅設廚房,因為「各種令人不悅的氣味會影響所有房間,令人無路可逃。」因此,現代房屋設計在消除排水管和廚房氣味,是有跡可尋。
鑑古知今,從前人的生活情況,帶給現代人無窮啟示;數百年後,若香港的劏房或籠屋「遺址」仍在,那狹小的居住空間,會訴說怎樣的香港故事?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