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14

《梅克爾傳》德國首位女總理的權力世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世界政治舞台波譎雲詭,最近有突發的空難,綿延的炮火,每天生靈塗炭,考驗著當今大國領袖的勇氣和實力,女性政治者的角色便更觸目。

 

書名:梅克爾傳-德國首任女總理和她的權力世界(Angela Merkel : Die Kanzlerin und ihre Welt)

作者:史帝芬‧柯內留斯(Stefan Kornelius)

出版:商業周刊(中文版)Alma Books(英文版)

 

  60歲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 51歲當上總理,連任三屆至今。她於漢堡出生數星期,便隨當牧師的父親遷往東德,在那兒生活35年,共產體制下父母給她開放的心靈,豐富了她的世界視野。

 

  梅克爾當總理九年,帶領國家走過歐債風暴,穩住了歐洲和德國的局勢,連續四年位居福布斯世界100最有權力女性首位,躍升為歐洲的領導人物。《梅克爾傳》的作者是《南德日報》記者,貼身採訪梅克爾25年,描述她在20年間崛起的傳奇,外交政策,在國際舞台上如何與美國奧巴馬、俄羅斯普京、法國、中國和英國等領導人周旋。一個成長於共產制度,性格沉靜的物理學家,逐步成為世界最有影響力女性的心路。

 

  梅克爾承認受東德生活的影響,個人愛獨處,沉默寡言。她本身是物理博士,先後嫁給兩位科學家,處世哲學是「保持緘默,是活下去的策略」,不喜歡嗓門大、行動激烈的人,因為「我們的社會吝於保持沉默,這個社會實在變得太吵了。」所以不大喜歡像俄羅斯總統普京那帶點囂張的男子氣概;也不喜歡故作大男人的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

 

  她的外交工作彰顯個人風格。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交手,被喻為老夫老妻過招,兩人年齡、背景相若。書中有趣的一章,是性格硬朗的梅克爾最怕狗,她和普京見面,第一次普京遞上毛茸茸小狗;第二次在俄國總統府,普京的愛犬突然走進,梅克爾神色有點慌但普京則有點得意,梅覺得是普京刻意安排。

 

  外交政策上,她視美國、歐盟和以色列是德國外交基石。她在國際演講中多次強調「自由的力量」。她懷有美國夢,和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惺惺相惜,書中刻劃了她和小布殊和現在的奧巴馬的互動,果敢有度。2011年梅克爾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可見她在白宫中的身份地位。

 

  面對中國,梅見證兩任領導層權力交接,她2007年第二次訪問中國,和前總理溫家寶會面後,來往甚歡,不久卻在總理府接見西藏領袖達賴喇嘛,惹毛了中國,引起一場外交風波。要經濟也要人權是她的信念,她認為中德關係是一場西方的自由體系和中國的威權體系的制度競賽。

 

  而對以色列,梅克爾懷有深摯的情感,特別在德國屠殺猶太人的一段歷史前,她視以色列安全為「國家利益」一部分,有特殊的歷史責任,但面對以巴衝突,中東的問題,無疑是艱巨任務。

 

  作為歐洲大國領導人,這書顯示了一個女性政治人的面對21世紀世界權力板塊中的機遇和挑戰。有點驚訝的,是她退休後想做平衡木選手。領袖永遠有遠大理想,沒有不可能,只有不敢為,這是偉大領袖的特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