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6/2016
《全球生死大數據》人類生死圖像與真相
書名:全球生死大數據::一個醫生追尋70億人傷病與死亡的真相(Epic Measures:One Doctor, Seven Billion Patients)
作者:傑瑞米‧史密斯(Jeremy N. Smith)
出版:木馬文化(中文版)
(讀本由商務提供)
我們活在「大數據」年代,但很多事情卻資料貧乏得可憐。本書作者是一名醫生及公共衛生專家,他由只治療過數百個病人的醫生,立志要為全球健康作出貢獻。他建立數據資料庫,從中了解世界各地區人群生與死的真相。
作者傑瑞米‧史密斯自幼隨父母到各地體驗生活,後在撒哈拉沙漠的小診所延醫,缺水缺電環境惡劣,親歷艱難的生存境況。他是哈佛與牛津大學畢業生,曾於哈佛大學的全球衛生與人口研究所任教,也於世界衛生組織的政策部門工作,之後到華盛頓大學。他獲蓋茨基金會支持,成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
史密斯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是一項龐大的數據計劃,花時20年追尋及統計近200個國家、300項疾病與傷亡數據,分析人口組成的健康、疾病和死亡的狀況,由此發布6.5億項研究結果,評估70億人的健康,「希望標明危及地球上每個人的每一件事。」。他的研究,成就龐大的人類生死圖像,為全球衛生創造新里程。
如「全球疾病負擔的數據」指出五大死因-缺血性心臟病、肺癌、中風、肝癌和糖尿病,便佔台灣早逝損失年數三分之一,由此令人們注意健康飲食,促進人類的身心健康。
此書指出,人類健康不單是以粗略的死因和壽命作指標,「全球疾病負擔的數據」的研究範疇,包括戰爭與饑荒、總統及社運人士,億萬富豪與全球數十億貧窮人口。
書中研究發現,全球慢性病與傷害的負擔不斷增加。2010年,全球風險因子首位是高血壓,吸煙和飲酒是第二及三位,居家空氣污染是第四位,令人驚訝的是第五位-水果攝取不足。根據資料,我們要及早預防有關的疾病。
生死數據背後充滿了戲劇性的故事。透過「全球疾病負擔」資料庫,可了解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人,因為甚麼原因患了什麼病?病痛程度有多嚴重?又因為什麼原因而死亡?在公共衛生範疇借助電腦科學,可令人類活得更好和更有尊嚴。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