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2016

自我修補錯誤的能力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十九世紀法國歷史學家托克維爾一段話:

 

  「美國之偉大不在於她比其他國家更為聰明,而在於她有更多能力修補自己犯下的錯誤。」

 

  托克維爾(Alexis-Charles-Henri Clérel de Tocqueville),生於1805年,死於1859年。法國政治社會學家、政治思想家及歷史學家。他在十九世紀初期長時間遊歷美國後,寫成最知名的著作《民主在美國》,探討了西方社會中民主、平等與自由之間的關係,並檢視平等觀念的崛起在個人與社會之間產生的摩擦。

 

  想起上面這段話,是因為奧斯卡今年最佳影片得獎的是根據真人實事拍成的《焦點追擊》(Spotlight)。

 

  這部片描述2001年《波士頓環球報》對當地天主教神父性侵兒童的追查與報導。阻止對這項醜聞的採訪和報導有大堆理由:天主教信徒是很大的社群,揭露這樣的醜聞會嚴重傷害作為「上帝代言人」的神父形象,甚而動搖穩定社會的信仰基石;這是一個被雪藏很久的案子,過去報紙都放棄追查了,為甚麼現在要重新接手這個燙手山芋?許多有關性侵的案件都庭外和解了,何必再去翻舊賬?新任總編輯是外地請來的,他任滿會離開此地,他只求工作表現,對這個城市沒有責任,報紙老板和員工是否應聽他擺佈?再說,2001年發生九一一恐襲事件,公眾哪裏還會關注性侵這樁陳年舊事?這時候還要去追查嗎?

 

  包括政府官員和法庭、教會內外勢力都理由充分地對《環球報》採訪團隊施壓,而堅持要去做的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新聞工作者的良知和對新聞自由的堅定信仰。採訪團隊頂住壓力,深入調查,揭發醜聞。

 

  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幾乎凌駕一切,正是美國有能力修補所有錯誤的主要原因。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