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2021

MIRROR「壟斷」市場,是造成單一化?還是造就各方面重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Ivan Lau

    Ivan Lau

    劉君孟(Ivan Lau),本地資深傳媒人兼形象造型師。被喻為本地新派人氣時裝專欄作家,文筆一針見血,愛以時裝業界之二三事來諷刺時弊。文章散見Yahoo、Roadshow、《Cosmopolitan》、《經濟日報》、《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More Than Fashion

    逢周一更新

 

 

  香港天團MIRROR有幾紅,相信已經不用多說,不過早前就有本地某組合經理人公司老闆跟市場大唱反調,因為發表了不滿市場充斥MIRROR代言廣告的言論而被網民圍攻。我不認識這仁兄,但作為一位在娛樂圈打滾多年的資深從業員,竟然對市場的遊戲規則好像一竅不通,不懂世情,實在匪夷所思。商業社會和娛樂圈之間關係,這麼多年來都是只有見高拜,只要你高人氣,甚麼也可以,甚麼商品企業都會邀請合作,正如時裝品牌和KOL的關係,為甚麼倪晨曦在IG出一個Post可以收幾萬元,就是因為她有美貌外型和坐擁80萬IG粉絲。膚淺?商業社會從來都是這樣,娛樂圈又何嘗不是以貌取人,還有甚麼好值得抱怨。

 

  我只知道,「吹捧」是一廂情願,並不需要你情我願,人家品牌要找你合作,早在MIRROR出現前已經找了你,所以一直沒有被垂青的人,就算沒有MIRROR,結果都是一樣。要檢討的,並不是MIRROR和品牌令本地市場變得單一,而是你有沒有被市場垂青和吹捧的條件。我只知道,本地紙媒從來不能依靠銷量維生,從前一期月刊雜誌能夠賣出一千本,已經要劏雞還神,但今日由MIRROR成員Anson Lo擔任封面主角的每一本雜誌都被搶購一空,今年8月號《Marie Claire》甚至史無前例出現加印版情況,各大雜誌亦因為多得他們做封面而增加了廣告收入,令原本死氣沉沉的香港紙媒行業變得有朝氣,令從事廣告製作和品牌活動的人多了生意,亦令到MIRROR所屬電視台得以持續健康發展,商場變得熱鬧,商品熱賣,品牌曝光率增加,甚至可以激發同行競爭,種種連鎖效益都是有利市場經濟,而非有害生態,亦證明了MIRROR各成員的生存價值。

 

  世界在變,很多東西都變得不一樣,包括傳統價值觀,但與其浪費心思去否定別人價值,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還有甚麼被別人欣賞的價值。

 

 

今年邀請MIRROR成員合作的品牌多不勝數,最新鮮熱辣是意大利名牌Salvatore Ferragamo。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